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非关税壁垒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第三节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四节绿色壁垒第五节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Barriers-NTBs),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第二节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二)进口配额的类别2、关税配额(TariffQuotas)。 即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关税配额实例 例1:1992年12月,欧共体农业部长会议决定,从此后,欧共体对拉美国家的香蕉征收20%的关税,即每吨征收117美元而且年限额为200万吨,如果超过限额还要征收170%的税金。在这200万吨进口限额中有三分之一还必须来自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 例2:在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俄国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万吨,第一季度为115万吨,第二季度为150万吨,第三季度为60万吨,第四季度为40万吨,对此征收5%的关税。超过额度部分征收30%的关税,但每公斤关税不低于0.09欧元。 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小国模型)(一)保护(生产)效应 (二)消费效应 (三)配额租金效应 (四)再分配效应 (一)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二)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三)配额租金效应:C,其归属决定于进口配额的分配方式。 (四)再分配效应: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中,a和c实际上是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配额租金。 三、进口配额的分配(一)竞争性拍卖是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分配许可证。 (二)固定的受惠是政府将固定的份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方法。 1、使得进口配额的实施成本更高。 2、会造成市场垄断。(三)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根据进口商递交进口配额管制商品申请书的先后顺序分配进口商品配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会给腐败提供机会,给政府官员提供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机会。产生寻租行为。 注:寻租理论的基本思路 如果从社会资产的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如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买卖等等;另一类是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它们非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耗了社会经济资源。对于大多数现代社会而言,更为常见影响更广的非生产性经济活动,是那种涉及到钱与权交易的活动,即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牟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的活动。近二十年来,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上述种种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他们提出“寻租活动(rent-seekingactivities)的概念来描述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并发展起来了一门研究这些活动的经济学理论——寻租理论。 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活动,亦即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四、进口配额与关税效应的比较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 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成本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成本而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可能减少其实际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取垄断利润。 (三)对需求变化的反映不同关税的反应在于更多的进口量和消费量,价格水平却不变。进口配额的反应则在于更高的价格水平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 关税会扭曲价格机制,但并不抹杀价格机制的作用。配额却使价格机制对进口完全失效。 结论:关税优于配额;即使要实行配额管理,也应采取进口配额的竞争性拍卖形式。 第三节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2、包装和标签要求 3、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 4、信息技术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三)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促使技术壁垒“合法”存在。 (四)世界贸易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定给技术壁垒的设置大开方便之门。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第四节绿色壁垒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

努力****绮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