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体系构建·必备知识为基【易错纠偏】 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纠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纠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纠正: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纠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5.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纠正:事物的发展必须经过质变,但没有量变做准备,也不可能发生质变,二者不能说哪个更重要。【速记卡片】 一个实质及特征: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 一条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素养导向·应试能力为重【硬核归纳】 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名师点·百变通】 运动、变化≠发展 1.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未必是发展。 2.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3.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真题研磨】 1.(2018·江苏单科·T24·发展观点)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桑梓”为材料背景,考查考生准确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以增进考生的文化认同。【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文化发展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本身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即人为事物联系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不符合题意;题中材料“原本”“久而久之”等相关信息表明人们对桑梓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唐诗中的文字以及成为符号和代称的文字,都表明文字的载体功能,④正确且符合题意。2.(2019·北京文综·T29·发展的实质)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此题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城市绿道,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表明城市绿道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②④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中的“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说法错误,排除;城市绿道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客体需要的满足,③说法错误。【对对碰·同中鉴异】【备选真题】 (2018·全国卷Ⅱ·T22·发展的实质与状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素养提示: 政治认同:认同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安排 科学精神:阐释社会发展客观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发展的实质,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安排的科学性 学科能力:解释与论证【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