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________________》等法律、法令。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______________》等法律,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新发展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____________。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4.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___”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全面依法治国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3)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构图解史] “人治”和“法治”的主要区别 [构图解史] 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知识拓展]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属于不同范畴。前者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后者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________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以创建________、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3)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____________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4)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________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5)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雷锋精神的现代价值 (1)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性、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2)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3)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伦理基础。 (4)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价值源泉。 (5)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思想资源。 [温馨提示]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术前沿] [史学新论]“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思维激活]材料表明法律应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人民权益。 [考题研析] [例] 如

猫巷****雪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