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具的家》优秀教案.pdf / 文档详情
《文具的家》优秀教案.pdf 立即下载
2024-11-16
约3.8千字
约7页
0
6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具的家》优秀教案.pdf

《文具的家》优秀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5文具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指导写“文”“次”“找”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2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知要爱惜文具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熟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铅笔、橡皮、转笔刀,写生字的田字格,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二)、

预习生字,预习课文,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学生)


1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老师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你们可以叫我罗老师。)

2.谜语导入:初次见面,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想玩吗?小眼睛,仔细看,图片后面都藏

着什么呢?举手回答。课件相继出示“铅笔”、“橡皮”、“转笔刀”

3.导学: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呢,知道是什么吗?一起说出来。——文具。(课件出示“文具”。)这

节课我们学的知识呀,就和文具有关。

4.认识“文具”:

(1)写“文”字,出示田字格。

a、“文”这个字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生字,数一数这个有几笔。

b、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把它写到田字格里面去。(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第三笔撇的起笔与点对齐,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c、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书翻到,做好写字的姿势,请你在这个“文”字的旁边认认真真地描一

个,写两个。

(2)小朋友们,眼睛看屏幕,最早的“具”字上面像装东西的容器,下面像两只手,这个字经过慢慢演变,

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现在的具上面有三横,下面的两只手变成了“撇”和“点”。


2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出示课件: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个字呢,瞧,小朋友学习用的“文具”,家里的“家具”,农民伯伯种庄稼

的“农具”

你还知道什么具?(预设:玩具、工具)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和文具朋友打交道。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导学:文具的家是怎样的呢,这个故事呀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下面老师要提要求了,请你仔细听:

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在读书时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标对)

2、告诉我,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标了自然段的课文,学生自主订正。

3、出示第1、2自然段

导学: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读课文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这一自然段中藏着三个生字朋友呢(课件出示“次、丢、哪”),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哪:口+那,先强调读音,请几位学生读。再给“哪”组词,最后区分“哪”和“那”,口字旁的“哪”

有疑问的意思,“那”指代某个人,或是某物。

(3)、出示课件,选词填空区分“哪里”和“那里”

(4)、请一个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读完后出示词卡“找不着”,提示“着”的另一个读音(请几位同学读,读后将卡片贴黑板)

3、请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里面又有一个生字朋友呢。(老师出示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认识它?(预设:加一

加:亲+斤=新)老师还想告诉你们,“新”字右边的斤是它的偏房,叫做“斤字旁”(请几个学生读,再齐读)

(2)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个字呢?课件出示:小朋友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新闻”;小朋友们经常去

的“新华书店”;过年了,我们会跟朋友说一声“新年快乐”

4、接着往下读,请女生读第四自然段

认识生字“每”、“平”,给这两个字组词。认识词语“平平安安”

5、请一组读第五自然段

a出示生字卡片“些”,先请一个学生拼读,再齐读后面的词语。


4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b认读生字“她”,区分“她”和“他”(课件出示;她:指女性;他:指男性)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又有好多生字朋友,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出示词语:仔细、检查、所有。读

完后请一位小朋友来挑战一下这一个自然段。

7、现在呀,老师想让你们做几个加减法,敢接受挑战吗?课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具的家》优秀教案

文档大小:6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