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6十一月20242.1行政法2.1.2行政主体2.1.3行政行为分类2.2民事法律2.2.1民法通则公民(自然人)在民事法律上分为: 公民 个体工商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 个人合伙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联营。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第三十七条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2.2.1.3代理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2)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独立地表现自己的意志; (3)代理人行为必须是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4)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财产所有权 债权 知识产权 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的产生: (1)合同; (2)侵权; (3)无因管理; (4)不当得利; (5)其他 2.2.1.5民事责任2.2.1.6诉讼时效2.2.1.6诉讼时效2.2.1.7纠纷处理2.2.2仲裁法(P354)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在某些情况下,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2.2.3民事诉讼法(P359)2.2.3.1民事诉讼的特点2.2.3.2民事案件的管辖地域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就被告”);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专属管辖: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移送管辖: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指定管辖: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百年大计,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环境保护法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的,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国家环境保护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环境保护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厅、环保局)。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环保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作了原则规定;《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环境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等的保护作了规定。(1)环境规划制度(略) 环境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定,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方案。 环境规划制度是调整有关环境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等活动的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的总称。(2)环境标准制度(3)环境监测制度(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一定地区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玄静****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