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其中三(1)班54人,三(2)班55人。学生整体素质一般,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但个别学生懒惰、浮躁、自私等缺点。由于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再加上家里的父母长辈包办了一切,所以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劳动态度需要端正。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三、本学期要达到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3.组织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4.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5.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工具。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五、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授课内容节数备注第1周了解纸的知识1第2周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1第3周制作折扇1第4周十五巧板1第5周快乐的小鸟1第6周猫头鹰1第7周剪纸团花、边花1第8周拉花1第9周四角彩灯1第10周设计制作&“动物世界1第11周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1第12周学习纸编第13周学习纸编1第14周学习纸编1第15周学习纸编1第16周学习纸编1第17周设计制作纸编物品1第18周期末考核1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培养适应21世纪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为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纳入教育内容,形成新型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二、具体情况:别看我们是一所农村初中,就读的主要是农民的孩子,可是,在年轻人外出务工成风,家长溺爱孩子没让孩子参加农业生产活动,认为从事农业生产是没出息且吃苦吃亏的事,娱乐方式以电视电脑为主等因素的影响下,现在的农村孩子对农业生产的了解程度相当低。所以,这本书,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相当于是启蒙读物。三、具体措施:1.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把课堂阅读、课堂实验、课外观察、集体实践等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学懂,学活。2.开展知识比赛和种养比赛。虽不是考试科目,但搞一两次知识比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记忆积极性。而种植物与养动物,本来就是孩子的最爱。这样边学边做,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种植技术认识种植业、粮食作物栽培经济作物栽培果树栽培蔬菜栽培第二章:养殖技术认识养殖业家畜养殖家畜常见疾病预防家禽生态养殖水产养殖第三章:现代农业技术认识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类型贵州特色农业第四章:发展设施农业认识设施农业农业,设施农业新技术,贵州设施农业第五章:农业新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无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农用机具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3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一、掌握基本知识情况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劳动课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基本掌握茶叶管理基础知识;②学会除草③学会采茶。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重难点是采茶这一部分。三、劳动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四、本学期教学工

一条****丹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