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8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兴起2、早期著名企业陈启沅从外国引进的缫丝设备3、早期民族企业的主要特点二、张謇的创业活动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大生纱厂大门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2年出品的三星牙膏是我国民族工业生产的第一支牙膏。1924年出品的亚浦耳灯泡是我国最早的国产灯泡。1916年,账房先生出身的杨济川,开办了一家电器厂,以“中华民族更生”的意思取名为“华生”。 1924年,这家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种电风扇,取名“华生牌”,美国商人想用50万美金收购华生的牌子,遭到杨济川的断然拒绝。火柴从前叫洋火,最初都是从外国进口。为了和洋火柴竞争,中国人自己生产火柴,火化上印的都是提倡国货的口号。四、民营企业的萧条1948年上海5万元买根葱从当年的画面可以看得出,民众买东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钞票才够,由于钞票太多,出门购物必须带麻袋逛街,为此当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越来越大,原来的壹佰元纸钞,最后居然变成五十万才够。小结

猫巷****正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