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 / 文档详情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 立即下载
2024-11-18
约617字
约31页
0
2.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8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兴起2、早期著名企业陈启沅从外国引进的缫丝设备3、早期民族企业的主要特点二、张謇的创业活动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大生纱厂大门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2年出品的三星牙膏是我国民族工业生产的第一支牙膏。1924年出品的亚浦耳灯泡是我国最早的国产灯泡。1916年,账房先生出身的杨济川,开办了一家电器厂,以“中华民族更生”的意思取名为“华生”。
1924年,这家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种电风扇,取名“华生牌”,美国商人想用50万美金收购华生的牌子,遭到杨济川的断然拒绝。火柴从前叫洋火,最初都是从外国进口。为了和洋火柴竞争,中国人自己生产火柴,火化上印的都是提倡国货的口号。四、民营企业的萧条1948年上海5万元买根葱从当年的画面可以看得出,民众买东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钞票才够,由于钞票太多,出门购物必须带麻袋逛街,为此当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越来越大,原来的壹佰元纸钞,最后居然变成五十万才够。小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文档大小:2.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