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方案.pdf 立即下载
2024-11-18
约5.9万字
约59页
0
49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方案.pdf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方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组建方案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
组建方案


发起单位(企业):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福群精密(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邦凯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华粤宝电池有限公司
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太阳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宇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诺基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起单位(高校):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2008年11月6日


1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组建方案

一、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的目的、意义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

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和国际上“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综合解决能源与环

境问题迫在眉睫,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开发出对环境友好和安全高效能量转换与

储能材料及其应用器件。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高效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和

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并将其列为新材料

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之一。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电子仪器设备的小型化,新型的便携

式电子设备又不断问世,例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移动电话和无绳电动工

具等,向储能二次电池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储能二次电池小型化、

薄型化、轻型化,能长时间持续工作,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优良。因此,

小型、高能、高度可靠性、无安全隐患储能二次电池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真

正解决汽车的尾气污染,发展零排放电动汽车己是当务之急,而零排放、无污染

的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关键是储能二次电池系统的研制。储能二次电池在满

足现代化军事装备及武器、交通运输、办公自动化、矿产探查、石油钻井、医疗

器械及至家用电器等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的需求方面,也具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非常有影响的巴特尔技术管理集团发布的到

2005年要发展的10项尖端技术中,把小型储能二次电池列为仅次于基因和超级

材料之后的第三项。因此,研制低成本、无环境公害的高比能量储能二次电池成

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为适应这种需求,大量新系列和新结构的化学与物理电

源及系统迅速诞生并发展起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化学储能电

容器和液流储能电池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作为性能居于传统电容和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超级

电化学储能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容量高、充电时间短、可逆性好、使用寿

命长、易于维护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需要解决其能量密度偏低


2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组建方案

(<5Wh/kg)和进一步提高其功率密度和拓宽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仅以储能电池为例,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储能电池生产和出口大国,2006

年各类储能电池的产量超过330亿只,产值超过780亿元,出口各类储能电池达

236亿只,出口创汇额超过71亿美元。目前广东省占全国储能电池生产和出口

近一半,生产企业超过一千家。

就全世界而言,储能电池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全世界几乎每年以20~30%的

速度在增加。仍以锂离子储能电池为例,在2000年全世界市场不到25亿美元,

2006年超过80亿美元,据估计2010年将达150亿美元。

当前,储能电池产业基本上仍以日本为先导,在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上日本

厂商拥有较大的优势。2000年以前日本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世界95%以上,

近年来,这种格局虽然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即便

如此2006年日本仍然占据了锂电池全球51%的市场份额,且主要是整个行业的

高端市场。

面对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挑战,日本储能电池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和改变策略应

战,武器之一是通过专利武器对中国企业施压。中国的电池产业新兴不久,相关

标准处于杂乱状态,电池制造技术仍以模仿为主,无核心技术,且所生产电池性

能差、产品附加值低,受市场冲击较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夹缝

中求生存。与日韩电池企业相比,中国电池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人工成本低,但

是比较令人痛心的是,国内本土电池企业仍然是在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虽

然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值变化不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日本锂离子企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储能材料和器件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方案

文档大小:49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