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组织行为学作者简介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其二,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群体是组织的基层单位,在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组织行为学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做专题研究。 其三,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具体表现为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发展方面。《组织行为学》参考书目教学内容构成第四篇群体行为(群体及其功能、群体人际关系与冲突、群体行为与沟通、团队建设4章) 第五篇领导行为(领导理论及其发展、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3章) 第六篇组织行为(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组织培育、组织文化与伦理、学习型组织4章)第一篇导论阅读使我明白组织行为学研究什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览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科学管理前期(1900年前) 科学管理时期(1900—1945年)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和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学派(1927—1945年)包括: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 权变学派(1945年—现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技能(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威根将其技能分为五个等级,即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结合型、能力型、熟练型、专家型) 应用:诊断、制定方案、行动、评价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第五节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第二章组织行为学及其特点第一节组织和组织行为一、组织与组织行为二、组织行为学的目标对行为的预测:预测他人行为是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预测对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正向)进行表扬、激励、倡导,对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反向)采取措施阻止、消除、抑制。 对行为的解释:预测与解释不同,能预测的事物并不一定能解释。一般情况下,准确预测某种事物的能力往往先于解释该事物的能力。解释又包括,人们在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存在的差别,对这些情况解释的目的,提前采取措施控制它的发生。对行为的控制: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对组织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控制采取的手段有,酬劳制度(奖金、福利、基本工资);监督(审计、安全生产、质检);工作设计(岗位责任制、职能部门设计、隶属关系、轮岗制) 引导行为:这是管理者的任务。三、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第二节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以下是管理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功能第三节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真理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第二篇个体行为第三章个体行为规律2.说明的问题 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刺激) 研究如何改变和调节人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 缺陷:把人看成是对外界刺激起反应的机械人。二、新华生主义三、勒温的观点勒温认为,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不是孤立的两个因素,而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因个人情绪好坏对同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环境又会影响个人情绪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把个体和所处的环境统称为“生存空间”,他认为在解释某种行为时,不同时研究环境和个体是没有意义的。 改变态度的方法不能离开社会的活动,不能离开社会的规范和价值。个人在社会中活动的性质能决定和改变他的态度。应引导目标对象参与各种有关的活动,以纠正偏见改变态度。心理介入的程度如何,对该表态度的影响也很大。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两种心理介入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效果不同。让目标对象全身心投入活动,自己提出和解决难题,会使态度改变明显。一、个体行为规律 1.人的行为模式(刺激反应机理)从心理学角度经研究 刺激—个体心理特征—对刺激的个人理解—行为反应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了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见p54图3-2。 任何具体的行为或行动能否产生绩效,要依赖于组织对个人的期望或要求。组织中的两个成员也许以一种几乎相同的方式行动,但如果他们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类型的行为,那么,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有效,另一个则无效。只有在有明确的标准并了解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时,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能否产生有效的个体绩效。 以上内容见p55图3-3。2.个体行为特征二、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1.知觉与行为2.动机与行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动力。动机的机能(职能): 始发机能 选择机能 强化机能 一般来说,持久的、长远的动机多产生于高级的需要,而间断的、短暂的动机则多产生于低级的需要。案例阅读:“她为什么下班总是最后走?”资料来源:《检查日报》05.5.18三、个体行为疏导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由于目标导向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力,那么要想把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有效

爱欢****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