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关系管理(二)约定条款 约定条款由双方根据实际需要协商约定,只要内容合法,与法定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常见约定条款: 试用期限 培训:培训条件、培训期工资、费用支付办法、服务期限。 保密事项:劳动过程涉及的商业机密。 补充保险和福利 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二、草拟专项协议 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的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契约。 与劳动合同同时订立:服务期限协议、培训协议、保守商业秘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补充保险协议、岗位协议书、聘任协议书; 劳动合同履行中订立:适用于劳动制度改革过程中,约定在特定条件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暂时终止执行。原因:制度变化、结构调整、拖欠工资、欠报医疗费、下岗等。[注意事项] 使用当地劳动部门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部分修订和补充。 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不可或缺。 为避免劳动合同过于冗长,可将内部管理制度以附件形式体现于劳动合同内。 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专项协议所协商确定的内容必须统一,不应存在内在的矛盾。否则,该项条款极有可能成为无效条款而丧失其法律效力。第二单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 一、订立、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 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即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要合法。 2、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其一,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要合法。劳动者—年满16周岁、特批;企业—能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 其二,内容要合法,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要约和承诺。要约: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建议。用人单位以招工简章、职介登记等形式提出要约,要约包括:岗位、任务、报酬、劳动条件、保险福利、任职条件等;劳动者通过求职信、求职登记提出要约。接受建议并完全同意称为承诺。 相互协商。各自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和要求意思表示一致,协商即告结束。当前我国当事人双方协商的基础一般是用人单位提出的劳动合同草案。协商应保证劳动者对草案充分表达意见和要求的权利。 双方签约。认真审阅合同文本,确认后签字盖章。生效日期与最后一方签章日期时间不一致时,要注明生效日期。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经济补偿的条件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2~4可以以开除、除名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注意:1)处理决定须在处理时效内做出;开除5个月,其它3个月2)以开除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应征求工会意见;3)根据罪由法定的原则,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且未被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期间,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此期间,用人单位也无须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4)劳动者违纪或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据,可以是法律法规规定,也可是用人单位规定且公示的内部规章。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1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二)提前30日书面通知、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2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协议的。经济补偿金标准:每满1年发1个月工资。其中:情况1.发不低于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重症增50%,绝症增100%;致残和医生/医疗机构认定患难以治疗疾病的,医疗期满,参照工伤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1-4级应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个人月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均工资的按企业。情况2.最多不超过12个月,只按月均工资计算。P222倒3有误,见劳动部《补偿办法》第十一条。情况3.个人月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均工资的按企业。(三)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二)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以辞职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如果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1.招收录用所支付的费用;2.支付的培训费用;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第三方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四、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法规规

含平****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