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晚清厘金制度的探讨 晚清厘金制度是清朝晚期的重要财政政策之一。由于清朝末年国家财政困难,尤其是外债高企,使得政府财务压力不断增加。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提高政府的税收收入,清政府于1903年开始实行厘金制度。本文将从制度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厘金制度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于国家财政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 晚清厘金制度实施是在清朝末年,特别是在清政府面临国内国外财政危机的背景下制订出来的。清朝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国家对外贸易不发达,国家财政主要依靠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以及官府收取的厘金、税赋等来维持。但清朝末年治理失当,不仅增加了开支,还增加了外债,加之军费和战争、饥荒等原因,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危机,此时实施厘金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晚清厘金制度的实施 1、制度基本特征 晚清厘金制度是指清政府在1903年开始实行的,是以一定比例收取许多商品的一种财政收入制度,也就是以一定比例收取物品的制度。具体来说,政府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商品,例如盐、烟草、酒类等,每售出一定数量或者每元的销售额,征收一定的厘款。例如,对于每包三斤的洋土白盐,每袋收取3厘的厘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设置了专门的厘银局来统一收缴这些厘款。 2、实施过程 制定厘金制度,清政府表示要“以缴赋代徭役”实现国家财政盈余,想要通过征收厘金来扩大财政规模。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政府对征收厘款的商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各个区域的征收率、征收方式等。此外,政府还设立封洋厘银并加强对商贩的管理,打击偷逃、逃税行为,为厘金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3、效果分析 晚清厘金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国家财政的影响。一方面,这一制度确实为国家带来了不少收益,从数据上看,1903-1909年间的厘银收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盐业厘银所占收入最大。同期盐业厘银收入由1903年的324.16万两上升至1909年的825.9万两,增加约1/3;口烟厘银收入则由1903年的68.62万两上升至1909年的284.11万两,增加了约4倍。 另一方面,厘金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厘金是按商品贬值而定,所以商品价格在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厘金的变动性也相应增加,使得商家征税的压力加大,甚至出现流亡、逃税逃避等现象。同时,也使得商品价格比较高的原材料受到影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 总的来说,晚清厘金制度为当时财政困难带来了一定的缓解,但为此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政府的加强管理和打击逃税行为等措施的采取。对于后者的问题,清政府在厘金制度实施后也不断加以完善,但由于时代背景、管理问题等原因,这一制度最终并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财政问题。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