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docx 立即下载
2023-10-20
约2.3万字
约38页
0
10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docx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1.水文地质1.1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1.1.1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1.1.1.1.1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炭酸岩类应着重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竹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及缝合线等)、层面特征及可溶性现象等。1.1.1.1.2对火成岩必须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及围岩的接触关系。以侵入体应注意研究其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包括自变质现象、围岩的接触变质和机械破碎等情况);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原生裂隙和岩脉等情况。对喷出岩应注意研究其喷出或溢流形式;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原生或次生构造(气孔状、杏仁状、流纹状或枕状构造等);原生裂隙、捕掳体、韵律、层序及与沉积岩的相互关系等。1.1.1.1.3对变质岩应注意研究其成因分类(正变质或副变质)、变质类型(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变质程度和划分变质带;恢复原岩性质与层序。着重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与变质矿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破裂结构等)、构造(包括变质构造和原岩的残留构造);分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关系。特别注意片理、臂理以及小型褶皱等细微构造和原岩层理的区别。1.1.2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1.1.2.1褶皱的位置(包括空间位置和与其它构造相互间的位置)、规模、沿走向的变化规律和倾伏情况;褶皱的形态特征(两翼岩层和轴面的产状、枢纽起伏情况等)、类型、组成岩层的相变、时代和特征;两翼岩层的厚度变化及低次序构造特征以及其褶的组合形式等。1.1.2.2断裂的位置、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构造岩种类、特征(角砾的粒度、排列情况、胶结类型和程度、溶蚀现象和风化特征)及破碎带和破碎影响带的宽度;判定断层的两盘相对错动方向、力学性质、构造次序并分析与地下水活动关系。1.1.2.3裂隙统计点的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宽度、产状、延伸情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质;裂隙面的形态特征、风化情况;各组裂隙的发育程度、切割关系、力学性质和性质转变情况;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裂隙统计应力求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貌上进行其面积不应小于1×1平方米。观测内容填在记录表上。1.1.2.4臂理和片理的空间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分布规模、产状、性质等。1.1.3对第四纪地层的观察与描述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层的露头应详细观察描述内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和构造特征、特殊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头点所处的地貌部位等。1.1.3.1颜色注意原生与次生、干与湿、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颜色变化及特殊色、色带、色斑的过渡和混染情况特别是一个地区主要沉积物的主要色序。描述时一般辅色在前主色在后。特殊颜色最好
查看更多
努力****妙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文档大小:10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