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分析 公职人员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中的权力拥有者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在实施公共权力过程中,公职人员职责重大、责任重大、机会较多且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利益诱惑、身心压力等心理障碍,尤其是经济犯罪,其心理动因和心理特征值得深入探究。 一、心理动因 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有很多的诱因,其中一些诱因是由于一些经济因素引起的,例如工资不高、家庭需要、贪图不义之财等,这些因素通常是短期内暂时性的,但大部分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动因则牵涉到了个人意识、价值观念、人性等方面,具体如下: 1.心理上的满足感。公职人员在职务上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同时他们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可能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利心理,希望在工作中得到尊重、认可、证明自我价值,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而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行为,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回报,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内心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升级成犯罪心理的满足感。 2.权力上的满足感。权力是人性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需求,公职人员拥有着一定的势力与财富,也是其他人所追求的对象。这使得他们特别渴望权力,想要扩大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因此在不受监督的环境下,他们可能会利用权力的优势来获取不法利益。权力上的满足感在某些人的心理中是一种感官的刺激,意味着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尊重和敬重。 3.社会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着实是受制于社会环境,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群体心理等,如高涨的物价、激烈的竞争、政治腐败等。由于这些社会问题和群体心态是一定程度上给公职人员创造了一种可贪可骗的环境,让本来坚守正义的公职人员也发生了偏离原则和价值观的行动,产生了“同流合污”的心理。 二、心理特征 公职人员经济罪行的犯罪人员在心理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权力崇拜。往往存在着一种权力崇拜的心理,认为自己处于权力的巅峰,享有高超的地位和资源,理应获得更高的回报和荣誉。 2.自我推升。此类人群普遍希望能够通过不断追求个人收益来满足自我推升的情感需求,因而才会利用工作或职务之便,不择手段地从工作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3.毫无想象力。由于多数人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他们通常不愿接受角度的看法和观点。这使得他们在思考如何应对突然发生的事情时会形成一种“唯一”的认知,并产生相对肯定的思路。 4.心态极端。心态极端的人对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难以心平气和地对待,总是处在一种非常消极和愤怒的状态之中,这类人极有可能钻空子,利用法律漏洞或是开展非法经营等手段来让自己得到一定的补偿。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不仅是因为成长背景、工作压力等心理原因所致,更是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群体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职人员如果要远离经济犯罪,尤其是要有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法律意识,更应把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来,通过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为保持自己的廉洁和公正做出努力。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