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一、名词解释 1.嫡长继承制 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继承方式,商朝末期确立下来。即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通行饮食罪 是汉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设立的罪名。禁止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 3.重法地法 是宋仁宗开始实行的法律制度,即凡在“重法地”犯罪,加重处刑。最初以京城开封诸县为重法地, 后来扩大到河北、京东等地。 4.《大清民律草案》 是清廷修订法律馆和礼学馆共同主持下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共五编,即总则、债权、物 权前三编与亲属、继承后两编。 5.甘誓 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6.九刑 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7.竹刑 是春秋时郑国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邓析所作,邓析将刑书写在竹简上。竹刑便于流传和携带。 9.“五四指示”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因 其发布日期,又称“五四指示”。“五四指示”拉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 10.《九章律》 汉高祖时萧何制订的一部综合性法典。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吸收秦律,即增加《户律》、 《兴律》、《厩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 11.三重选官法 是秦朝选任官吏的制度。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 法律,选用懂法的人做官。 12.“重法地”法 宋仁宗嘉裙中期,开始实行“重法地”法,即凡在所谓“重法地”犯罪则加重处罚。最初以京城开封 府诸县为重法地,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待创立“盗贼重法”后,河北、京东、淮安、福建等路皆用重法。 13.“五不议”原则 这是清政府改革中央管制的原则,即“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旗事不议”、“翰林 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 14.圜土 是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因其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土墙而得名。 15.《法经》 是战国时期魏文侯的相李悝所作,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共六篇,分别为盗、 贼、囚、捕、杂、具。 16.《唐律疏议》 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十 二篇五百条。此后又对五百条律文逐句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 称《永徽律疏》。 17.禁榷制度 中国传统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的专营制度,最早两汉时实行盐铁官营。 18.五听 中国古代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所谓“以五声听狱讼”,即辞听、色 听、气听、耳听、目听。 19.亲亲得相首匿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即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谋反、大逆以外,可以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 律追究或可以减免刑罚。 20.牵掣 唐律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允许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抵债,称之为牵掣。 21.《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制定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平等平均的土地制度,描绘了农民理 想社会的蓝图,并提出了太平天国其他的一些重要制度。 22.汤刑 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汤刑并非商汤时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溯他们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其 内容已不可考。 23.秋冬行刑 汉代死刑执行方式,汉律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重要犯罪立即处死外,其他死囚的处决须在秋季霜 降后冬至前之际进行,以顺应天时。 24.领事裁判权 所谓领事裁判权,乃是外国侵略者与清廷在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即凡享有领事裁判权 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一般无权对他们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 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按其本国法律裁判。

猫巷****忠娟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