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程序行政行为及其法律救济 本文将围绕程序行政行为及其法律救济展开论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程序行政行为的特点、分类和依据;第二部分分析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违法性以及救济方式;第三部分探讨程序行政行为的完全程序保障。 一、程序行政行为的特点、分类和依据 程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所作出的带有明确行政目的的处置事项。程序行政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性质是行政行为,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具体行政对象所做出的具有个别性的行政处置;二是具有明确的行政目的,即针对某一具体行政对象的行政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一公共利益目标;三是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即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过程进行,否则该程序行政行为是非法的。 根据程序行政行为的不同依据和性质,可以分为法定程序行政行为、合法程序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程序行政行为。其中,法定程序行政行为是指在明确法律规定的程序下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该种程序行政行为时,除了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还需按照法律规定的实质性要求对行政对象进行相应的处理;合法程序行政行为是指在一定的程序上作出的行政行为,其程序满足《行政程序法》的规定,合法程序行政行为在程序上符合法律规定并获得法律保护;自由裁量程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规定的自由裁量范围内,按照自己的裁量权自主决定某一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处置的程序行政行为。 二、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违法性以及救济方式 程序行政行为之所以能够得到合法性认定,是因为其符合法定程序和依法合理。而程序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主要体现在程序不合法和实质性违法两个方面。程序不合法是指程序行政行为在执行过程中没有遵循法定程序所要求的守则,比如超越法定职权、违反合法程序、犯错误并损害法定权利等;实质性违法是指程序行政行为在实现手段和目的上的违法,即该程序行政行为的行政行为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了行政对象合法权益。 在程序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有责任确保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程序行政行为的实质合法,但是程序存在缺陷,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具体的救济方式包括: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监察等。其中,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对自己或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进行改正的一种内部行政救济途径;行政诉讼是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法定关系产生纠纷而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的一种外部司法救济途径;行政监察是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行政救济途径。 三、程序行政行为的完全程序保障 为了保障程序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国家在法律上为程序行政行为提供了完全的程序保障措施。其中,《行政程序法》对程序行政行为的程序规定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行政机关在程序行政行为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定程序,并规定了程序违法的救济方式。同时,司法机关也为程序行政行为提供了司法保障,保障了行政对象的合法权益。 在具体实践中,为了确保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行政机关需要秉持法治原则,依法行政,认真审核和处理行政事务,确保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程序行政行为过程中充分发挥行政主观能动性,维护执行程序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论:程序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之一,涉及社会各方面的权益,必须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和保障。行政机关在程序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并保障公众诉求的平等性和公正性。同时,社会公众在程序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也有权利和义务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维护公共利益和合法权益。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