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抗蚜虫性鉴定与抗蚜机理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选用菊花近缘种属植物为材料,采取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的抗蚜虫性进行了鉴定,同时深入探究了其抗蚜机理,为菊花品种的选育和无公害栽培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抗蚜虫性;抗蚜机理 一、引言 蚜虫是菊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的危害会导致菊花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发黄、死亡等问题。为了寻找菊花品种中具有较强抗蚜虫性的材料,并深入探究其抗蚜机理,本研究选用了菊花近缘种属植物,对其苗期的抗蚜虫性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了菊花近缘种属植物——金盏菊、狗尾草、白背草、无心菜、无花果、野菊花、菊科植物——木槿、秋海棠、向日葵、蒲公英等13种植物为试验材料。 2.2抗蚜虫性鉴定 采用自然寄生法进行蚜虫自然寄生,停止人工干预后,对不同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积累寄生蚜虫数量进行统计,并以金盏菊为参照对各个试验组别进行对比分析。 2.3抗蚜机理分析 选用了具有较强抗蚜虫性的金盏菊和狗尾草进行室内实验,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表面是否存在物理阻碍,同时选用Semi-quantitativeRT-PCR检测植物中相关抗虫基因表达的变化。 三、结果与分析 3.1抗蚜虫性鉴定 自然寄生法的结果显示,与金盏菊相比,狗尾草、白背草、无心菜、无花果、野菊花、木槿、秋海棠、向日葵、蒲公英的积累寄生蚜虫数量均较低,且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狗尾草的抗蚜虫性最强,积累寄生蚜虫数量仅有金盏菊的1/4左右。 3.2抗蚜机理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金盏菊和狗尾草表面均有茸毛和腺毛等物理结构,但是狗尾草的茸毛密度更大,腺毛更为丰富,植物表面特异性结构的密度与丰富程度与其抗蚜虫性呈正相关。 Semi-quantitativeRT-PCR检测的结果显示,金盏菊和狗尾草表达了多个抗虫基因,如PDF1.2、PR1b、LOX、AOS等,但是狗尾草中这些抗虫基因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金盏菊,说明抗虫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抗蚜虫性呈正相关。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的抗蚜虫性鉴定和抗蚜机理分析,发现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的抗蚜虫性与其表面的物理阻碍和抗虫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选用具有物理阻碍和高表达抗虫基因的材料进行育种是提高菊花品种抗蚜虫性的可行途径。同时,在菊花种植过程中,可选用抗蚜虫性较强的菊花近缘种属植物作为轮作作物,减少蚜虫损害,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菊花的无公害栽培。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