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见危不救的刑法规制 见危不救,是指在见到他人在遇到生命危险时,不进行任何帮助或救助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的死亡和伤害。因此,这种行为在刑法中受到了明确的规制。 在我国刑法中,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处罚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中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和救助他人有功的,应当给予表彰、奖励;见危不救,逃避、阻碍他人救助被害人的,或者有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规定,实质上代表了我国刑法对见危不救这种行为的态度。与此同时,这个规定也代表了我国刑法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对见危不救的处罚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定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如何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定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但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国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见危不救”行为的界定存在争议 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如何认定“见危不救”行为具体指什么,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只有在事实情况下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在遇到他人遭遇生命危险时没有采取救助行为,才能认定为见危不救行为;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当事人在目睹他人遭遇生命危险时没有采取救助行为,就可以认定为见危不救行为。 2.对“故意”或“过失”的认定存在争议 对于见危不救行为的认定,还需要认定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这个认定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只有当当事人确实有不救助他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行为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才能认定为见危不救;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当事人没有采取救助行为,就可以认定为见危不救行为。 二、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处罚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就算在将见危不救行为定性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的问题,此时,对于处罚的量刑也就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于不同情况下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处罚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不同情况下的见危不救行为,其处罚相应也不同。如果是比较轻微的见危不救行为,可能只会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是一些严重的见危不救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但是,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如何对不同情况下的 2.对于不同的当事人对见危不救行为的处罚不同 对于同样的见危不救行为,应该对所有的当事人进行相同的处罚。但是,在实际的执法中,由于不同的当事人存在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的处罚往往并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就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例如,有的当事人可能因为其家庭的背景而遭受轻微的处罚;另一些当事人却因为其社会地位而受到严厉的处罚。 结论 因此,对于见危不救行为的刑法规制,尽管我国刑法已经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执法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执法中,应该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以保证对见危不救行为的规制得以更加有效和公正地执行。同时,对于见危不救行为,也要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在遇到他人遭遇生命危险时尽可能地施行救助,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