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园艺作物采后病理学——对出口果品采后病害的控制方法(连载之二) 园艺作物采后病理学——对出口果品采后病害的控制方法 摘要:出口果品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但采后病害成为了出口果品产业的一个主要挑战。本文综述了园艺作物采后病理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采后病害的定义、分类和发生机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一些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如预防措施、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出口果品采后病害,保障出口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园艺作物;采后病害;控制方法;出口果品 1.引言 出口果品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运输时间较长和储存条件的限制,出口果品容易出现采后病害,影响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如何对出口果品的采后病害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园艺作物采后病理学的研究进展 2.1采后病害的定义与分类 采后病害是指果实在采摘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发生部位,采后病害可以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其他类型的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最常见的采后病害,包括腐烂、霉变和斑点等症状。细菌性病害通常表现为水渍病和软腐病等。病毒性病害则主要由病毒引起,常导致果实畸形和颜色变化等症状。 2.2采后病害的发生机理 采后病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果实的生理状态、外界环境、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等。果实的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如果实受伤或老化易受病原体侵害。外界环境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气氛气体成分等因素,它们可直接影响果实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和昆虫传播等,其中昆虫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则涉及病原体在果实上的附着、入侵和繁殖过程。 3.控制方法 3.1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控制采后病害的基础,包括培育抗病品种、加强农田管理、控制果实损伤等。培育抗病品种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可以通过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农田管理主要包括优化施肥和灌溉管理,保证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健康。控制果实损伤则是减少病原体侵害的重要措施,可以使用适当的采摘和包装方法来避免果实受到机械损伤。 3.2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当前常用的控制方法之一,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剂和保鲜剂来控制采后病害。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持果实的健康和质量。保鲜剂则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和腐烂,延长果实的保鲜期。然而,化学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过量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残留物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3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另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热处理、冷处理和气体处理等。热处理是通过暴露果实于高温环境中,以杀灭病原菌和促进果实的健康。冷处理则是通过低温储藏来延缓果实的衰老和病害发生。气体处理是利用特定气体的性质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如二氧化硫和乙烯等。 4.结论 园艺作物采后病理学是园艺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提高出口果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预防措施、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出口果品采后病害,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这些方法,以提高其效果和减少其风险。 参考文献: 1.ZhouM,etal.Post-harvestPathologyandControlofExportedFruitinChina.PlantPatholJ,2019,35(1):1-7. 2.IppolitoA,etal.Pre-andpostharveststrategiesforapplefruitbiocontrol:anupdate.CritRevFoodSciNutr,2012,52(8):800-16. 3.DrobyS,etal.Thescience,developmentandcommercializationofpostharvestbiocontrolproducts.PostharvestBiolTechnol,2016,122:22-9. 4.TianS,etal.MechanismsofFungicideResistanceinPlantPathogens.JIntegrAgric,2015,14(4):1-5.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