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羊蹄的栽培技术 羊蹄(学名:TrapanatansL.),是一种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马蹄莲、夏虫草、莲子草、菱角等,其种子可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羊蹄原产于欧、亚、非三大洲,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流域及南方的一些湖泊、水库、水稻田等水域内。羊蹄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广,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水生植物资源。下面本文将重点介绍羊蹄的栽培技术。 一、羊蹄的分布环境和生长条件 1.生长环境 羊蹄生长环境因地理位置、水深、水流、水质等差异而异,但其生长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水深:一般在1-5米以下。 (2)光照:适应于阴光水域和晒光水域,但日照时间最好在6小时以上。 (3)水质:适宜PH值为6.5-8.5,水温为20℃左右,水体富含营养物质,水深在1.5米以上各种有机质的含量少。 (4)水流:可以适应适中的水流,但需避免大水流影响其生长。 2.生长条件 (1)土壤:羊蹄所在的土壤因其生长在水中和土中,所以其土壤适应性广,但以松软、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土为宜。 (2)气候:羊蹄生长一般需要伏雨期或长雨期,气候以暖湿为佳,范围为纬度31°-40°。在气温20℃以下,羊蹄无法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3)光照:羊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光照不足或过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在日照时间不足6小时时,羊蹄是无法正常生长的。 二、羊蹄的繁殖方式及培育方法 1.繁殖方式 羊蹄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种子繁殖,一种是植株繁殖。一般情况下,以种子繁殖比较常见。 (1)种子繁殖:羊蹄种子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羊蹄在每年的7-8月间形成种子,将成熟的种子进行采摘,然后晒干或晾晒,最后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春季种植时,可将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放置6-8小时使种皮裂开,然后捞出来晾干。经过发芽处理后,坚硬的基部发出白色根,根长约3-4cm,将种子进行深栽,种株距离约为30×30cm左右,至2-3叶期后进行移栽。 (2)植株繁殖:这是在羊蹄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进行的。将成熟的羊蹄植株,切割后种植,使其能够生根并发芽。在这种方式下,应注意土壤湿度的控制以及气候充足的光照,其它与普通的水生植物栽培相同,都需要在良好的光照和充足的营养条件下进行。 2.培育方法 (1)羊蹄磷肥氮肥的施用:羊蹄是一种喜欢肥料的水生植物,氮肥可以促进其生长,而磷肥则可以加速其营养的吸收。所以,施用适量的磷肥和氮肥可以更好的提高产量并保证羊蹄的品质。 (2)羊蹄的修剪:羊蹄生长较快,其茎枝易于繁茂,不及时修剪会让其株型杂乱,影响采摘和利用。修剪的具体方法是:在开花前适时将芽心保留,其余芽都要剪去,适时分枝。 (3)羊蹄的防虫害:在羊蹄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虫害和病害的影响,如嫁接玫瑰天牛、菜蛉、叶竹粉蝶等病害。因此,可以通过喷施杀虫剂、消毒药物等手段进行防治。 三、结语 羊蹄是一种在我国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具有很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繁殖力强,容易栽培,因此在实现羊蹄的高产和品质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羊蹄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