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评审初评结果公告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员。在这场驭海战略的实施中,中国的航海科技取得了许多成就。为表彰在中国航海科技领域里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中国航海协会设立了“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 本文的主旨是对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初评结果公布进行分析和总结。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海洋观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航海安全技术、航行辅助技术、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船舶控制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 经过初评,本年度评选中有不少有力竞争者。值得注意的是,各参评者在技术创新上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成果对于中国航海科技的发展给予了深远影响。 在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广东省海洋地质矿产局的徐鸿昌等4位专家因其在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成为了本领域的优秀中坚力量。其最大特点是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与地球物理数据融合的海域底质分布预测方法。这种互补技术得以有效综合优化,进而让开发更加高效且减少了所需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浙江大学的陆汉松教授小组依靠自主研发的“浮游植物高分辨率探测技术”,随着船只航行进行实时监测,成功把握了崇明东滩海域河口生物物种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的环保、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轻人工盲目调查造成的无谓浪费,提高了监测精度与效率。 在航海安全技术方面,浙江大学的吕恒林教授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眭志良教授的团队提出并研制了“全方位竖直管液位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中传感器通过自我诊断与巡检来保证性能,同时可支持基于自主识别的人-机交互。这项技术进一步完善了液体配比与监控体系,为小型水下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良好保障。 在其他领域,获得初评的团队或个人还有很多。比如,南京船舶制造厂团队,提出并实行了配合国际生态环保标准小排放、高效率柴油发动机制造技术;上海交通大学的陆贻谦和河海大学穆剑峰教授团队,建立了基于区域动力和机理了解的风浪预报服务系统;河海大学的张桂雄教授,提出划时代的冰激光打孔技术。 由此可见,中国航海科技发展正朝着世界领先的方向稳步前进。值得高兴的是,这些成果还都是自主研发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典范。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的加入与努力。我们相信,有了更多的人加入航海科技研究,中国航海事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