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养猪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九龙江上游新罗区为例 一、引言 养猪业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升,传统的养猪业日益成为国家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之一。针对养猪业的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推动养猪业向着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福建省新罗区作为中国主要的养猪区之一,也在实践中逐步推动着养猪业的生态环保和现代化方向。 本文将以福建省九龙江上游新罗区作为典型例子,对新罗区在养猪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二、新罗区养猪业的发展状况 福建省新罗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7年开始养猪产业发展迅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养猪模式。截至2019年,新罗区养殖户已超过3000户,年出栏生猪达到了170万头。新罗区的养猪主要为小规模养殖户,其中猪舍数量达到了约10000个,平均每个猪舍规模仅有70头。同时,新罗区的养猪模式也开始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畜禽养殖园等新型养猪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三、新罗区养猪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污染 福建省九龙江是福建的第二大江,新罗区是九龙江上游的典型代表地区。大量的养猪废水和粪便被排放进入九龙江的支流和本体流中,严重影响了九龙江的水质。据统计,2018年新罗区养猪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5.6万吨,其中98%的养猪废水采取了传统的露天排放方式。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养猪企业可以通过膜技术、生物技术等方法来处理养猪废水,降低其对水质的影响。 2、土地问题 在新罗区,部分小规模养猪户采取了开垦荒地的方式来满足养猪需求。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特别是,在福建省典型的山地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光是因为养猪业的规模化而向土地上增加猪粪,对山地生态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四、新罗区对养猪业发展的政策和实践 为了缓解养猪业对环境的影响,新罗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实践措施: 1、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广种猪、饲料优化、建立生物有机肥废弃物处理设施等现代化技术; 2、推广养猪园区、养猪大户等现代养猪模式,逐渐传统的乱养乱放养殖方式转化为现代化养猪形式; 3、对农户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技能,促进养猪业的生态化和高质量发展。 五、结论 福建省新罗区的养猪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政府和农户正在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措施,使养猪业向着现代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希望在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罗区的养猪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协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