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法第152条解析 近几年来,中国的企业治理结构越来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为了优化企业治理机制,促进企业发展,我国在2018年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其中,第152条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指股东代表公司起诉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股东的诉讼机制,是股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该制度的出现旨在化解公司内部纠纷,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防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利益。 二、新《公司法》中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规定 新《公司法》第152条规定:企业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追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行为,承担损害责任。该诉讼请求未由股东会决议的,需要符合下列要件:(1)股东提出请求前,应当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2)公司董事会未能在三十日内给予书面答复或者拒绝股东提出的请求,或者股东认为公司董事会的答复不合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行为对公司的损害行为进行追究。其次,修订后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要求股东提出请求前,应当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减少股东滥用诉讼权利的可能性。 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仅适用于股东针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股东的滥用职权或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追究的情况。根据新《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的起诉对象应该是股东会无法决定诉讼请求的主张。 此外,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一定的限制。首先,企业股东在提起股东派生诉讼之前,必须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等待董事会作出答复。如果三十天内董事会未予答复或者作出不合理的答复,股东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限制可以避免股东的滥用诉权被合理地抑制。其次,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股东必须是公司的股东。法律规定了股东必须是公司的有限责任股东或其他股东,并且必须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1%以上。 四、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虽然新《公司法》中规定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为股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难度大 由于需要符合一定的手续要求,包括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等待董事会作出答复等一系列程序,使得该制度的操作难度很大。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加强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政策宣传和法律教育,提高股东对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减少流程上的不透明和操作难度。 2.受法律制度保护程度低 我国法律对股东派生诉讼的保护程度不高。在司法实践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立法保护,股东派生诉讼的承认和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该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立法保护,加强对该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依法保障股东派生诉讼的合法权益。另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加强司法实践,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司法理解和判案加强对其合法性的认可。 3.律师涉及调整困难 目前,我国律师出庭代理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的具体规定尚不完备,涉及调整较为困难,难以与现行法律制度相匹配。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律师行业内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建立更加完备的律师职业规范,提高律师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最终实现律师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良性参与。 五、结语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出现旨在保护企业内部的稳定发展和规范管理,是我国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的一个重要举措。尽管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积极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相信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促进作用。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