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泡桐丛枝植原体16SrDNA和延伸因子基因序列分析 引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其中包括了在一些生物体内的共生关系。泡桐丛枝植原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共生菌,存在于植物根系中并与植物根系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为了解该菌微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本文通过对泡桐丛枝植原体16SrDNA基因和延伸因子基因的分析,来研究该菌在基因水平上的特征。 材料和方法 样品来源:泡桐根系土壤 DNA提取:使用生物DNA提取试剂盒从土壤样品中提取泡桐丛枝植原体的总DNA。 PCR扩增:使用基因专用引物对16SrDNA基因和延伸因子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2分钟,94℃变性30秒、50℃退火30秒、72℃延长2分钟,共进行35个循环,72℃延长10分钟。 测序:使用ABIPrism3730XLDNA自动测序仪通过Sanger测序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序列分析:获取序列后使用BLAST比对分析序列同源性,并使用ClustalX软件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 根据测序结果,我们成功扩增并获得了泡桐丛枝植原体16SrDNA基因和延伸因子基因的序列。在进行序列比对的过程中,发现泡桐丛枝植原体16SrDNA序列与已知的Rhizobium属内的菌株的16SrDNA序列高度相似,且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泡桐丛枝植原体与Rhizobium属内的菌株聚为一个分支,进一步证明了泡桐丛枝植原体属于Rhizobium属。 另一方面,延伸因子基因的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具有良好的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泡桐丛枝植原体与Rhizobium属内的菌株在延伸因子基因水平上的聚类关系与16SrDNA结果一致。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泡桐丛枝植原体的核酸序列分析,确认了该菌属于Rhizobium属,并初步确定了泡桐丛枝植原体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比对分析,发现泡桐丛枝植原体的16SrDNA序列与已知的Rhizobium属内的菌株的16SrDNA序列高度相似,延伸因子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这说明泡桐丛枝植原体与Rhizobium属内其他菌株的基因组结构相似,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 同时,泡桐丛枝植原体的16SrDNA序列与其他共生植物根际内的致病菌的16SrDNA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证明了泡桐丛枝植原体不具有致病性。此外,泡桐丛枝植原体延伸因子基因的相似性也表明该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这是维持其与植物根系间稳定共生关系的基础。 结论 本研究对泡桐丛枝植原体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通过对16SrDNA基因和延伸因子基因的分析,确认了泡桐丛枝植原体属于Rhizobium属的菌株,并确定了其基因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微生物特性和生态学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LinB.J.,WangE.T.,ChenW.M.,ChenC.Y.,WuL.T.,etal.(2009).Rhizobiumtaibaishanensesp.nov.,isolatedfromnodulesofOxytropisabyssinicaandAstragalusluteolus,andRhizobiumguchengensesp.nov.,isolatedfromnodulesofGlycinemax.LettApplMicrobiol49:625-631 2.ZhangT,GuoH,CaiX,ZhangJ,ChengB,etal.(2015).Rhizobiumyantingensesp.nov.,isolatedfromtherootnodulesofanAstragalusspecies.AntonieVanLeeuwenhoek108:861-870 3.WangW,ZhangXE,PengR,LiYD(2009).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rhizobiafromrootnoduleofrobiniapseudoacaciaL.inBeijingmountainarea.ActaAgriculturaeBoreali-OccidentalisSinica18:22-26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