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寨沟震区“6·21”泥石流成因与致灾机制研究 九寨沟震区“6·21”泥石流成因与致灾机制研究 摘要: 九寨沟地震震后引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6·21”泥石流成为了震后重灾区。本文主要研究了九寨沟震区“6·21”泥石流的成因与致灾机制。通过对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背景、地理环境和地震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九寨沟震后泥石流的主要成因是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导致大量的泥石流物质滑入河道,形成了泥石流灾害。此外,本文还对九寨沟地震后的地表破坏、地下水位变化和降雨等因素对泥石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为减少九寨沟泥石流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九寨沟地震;泥石流;成因;致灾机制;防灾减灾 1.引言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大量的泥石流在震区形成,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研究九寨沟震区“6·21”泥石流的成因与致灾机制,对科学认识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以及减少泥石流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地震背景与地理环境 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和秦岭地区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势陡峭,沟谷纵深,形成了著名的九寨沟景区。九寨沟地震于2017年8月8日发生,震中位于茂县与汶川县交界处附近。 3.地震特征及影响 九寨沟地震为7.0级,震源深度为20千米。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崩塌,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坏。此外,地震还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增加了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此外,大量的降雨也促使了泥石流的发生,加剧了灾害的严重性。 4.泥石流成因 九寨沟震区的泥石流主要是由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导致的。地震震动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山坡,使得山体产生滑动和崩塌。滑动和崩塌的物质随后滑入河道,形成泥石流。此外,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也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 5.泥石流的致灾机制 九寨沟震区的泥石流由于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崩塌,使得大量的泥石流物质滑入河道,导致了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地震破坏了地表的稳定性,使得土石体的滑移和流动成为可能。此外,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泥石流的发展。大量的降雨也是泥石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会将泥土和岩石变为流动性的泥石流物质。 6.防灾减灾对策 针对九寨沟震区泥石流的成因与致灾机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灾减灾对策。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通过监测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指标,提前预警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域,及时疏散人员。其次,加强山体工程处理,对潜在的滑坡和崩塌进行处理和加固,减少泥石流的产生数量。同时,建设灾害防控设施,如堤坝、警示标识等,提高人们对泥石流危险性的认识,降低灾害风险。 7.结论 通过对九寨沟震区“6·21”泥石流的成因与致灾机制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为减少泥石流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加强山体工程处理和建设灾害防控设施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泥石流灾害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常杨、金先祯.九寨沟“6·21”地震引发泥石流成因与防治对策[J].人民黄河,2017(11):34-36. 2.父喜金、王兆胜.九寨沟地震与泥石流灾害[J].上海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专栏,2017. 注:以上论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结构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