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宪法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及其法治化路径探索 随着人们对民主理念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速,协商民主成为现行民主政治的一个热门话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取。协商民主强调民主决策过程中各利益方的平等参与,从而提高政策的民主或合法性。本文将从宪法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及其法治化路径探索展开,从宪法角度分析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而寻找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路径。 一、宪法框架下的协商民主 宪法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组织的法律根据,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协商民主方面,宪法也提供了相应的参照。首先,宪法对全民决策和代表制民主进行规定和保障,其次,宪法还强调国家权力的公正和合法性。在这个基础上,有关部门可以将协商民主视为一种制度安排,将其作为合法的政治手段来加以落实。 协商民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文化和道德规范,是通过协商达成政治抉择的一种方式。协商民主的内涵包括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决策的公正性,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利益相关方都应当拥有同等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实践中,协商民主可以体现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镇的决策过程中,如城市规划、环保、公共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决策全部需要广泛的协商和参与。 二、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路径 民主决策的法治化是保障议政民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法治化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路径是什么呢? 1.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制约协商民主实施的基础和底线 宪法和法律是制约协商民主实施的基础和底线,要在协商民主实施过程中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应当统一参照,明确相应的协商程序和机制,保障各利益方的参与权利,将协商民主纳入缜密的制度体系。 2.针对性地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 在协商民主制度设计中,要突出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协商制度能够使制度本身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和能力,即由协商实践中不断反馈的信息反哺制度本身,从而保障制度的民主和法治化。为此,可以考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局域化制定协商规则和流程,不断改进协商模式和程序安排。 3.推进协商民主在实践中的持续推行 将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主要从宪法层面和法律规范层面对协商民主进行完善,但协商民主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政府应该多方面倡导,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提高广大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应该推进协商民主的实践,确保它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三、结论 协商民主在宪法框架下具有很高的法治化程度和实践价值。其本质特征是民主协商,在程序、机制和规则上也有着相应的区别。通过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实践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保障广泛参与和代表性,加强实践中的推广落地,以及进一步完善协商参与者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让协商民主真正发挥出在近代民主决策中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