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旱作雨养模式的10种作物适水性评价——以邢台市为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逐渐减少,作物水分利用也越来越成为农业中的重要研究话题。旱作雨养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邢台市为例,从10个代表性的作物出发,对旱作雨养模式下的作物适水性进行评价。 一、研究目的 评价不同作物在旱作雨养模式下的适水性,探究灌溉技术与作物种植技术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估10种作物种植在旱作雨养模式下的适水性。 1.调查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邢台市23家基地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基地旱作雨养模式下的作物种植情况,了解作物的生长状况及灌溉方式,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支持。 2.实验法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法,选取10种代表性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甜菜、葡萄、苹果、桃、西瓜等,在两个试验区进行对比。实验区一为旱作区,不进行任何灌溉,实验区二为旱作雨养区,通过雨水收集等灌溉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梯度灌溉。通过测量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生长量、丰产量及生长周期,评估不同作物适水性。 3.数理统计法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最终筛选出有效变量,确定不同作物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适水性。 三、研究结果 1.作物适水性指标体系 本文建立了包括产量、生长周期、生长量等10个指标的作物适水性评价指标体系。 2.作物适水性评价结果 (1)小麦适水性强,相比于其他作物,在旱作雨养模式下产量提高了30%; (2)玉米适水性佳,虽然灌溉要求较高,但在旱作雨养模式下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 (3)大豆适水性不强,需要大量的水分保证,但在适量灌溉下产量稳定; (4)花生适水性强,可以适应较干旱的生境,且在水肥充足时产量更高; (5)红薯适水性较差,需要适量灌溉,否则产量较低; (6)甜菜适水性较差,灌溉对产量有较大影响,需要加强水肥管理; (7)葡萄适水性强,但需要适量灌溉保证产量与品质; (8)苹果适水性强,可以在干旱生境下生长,但灌溉会影响品质; (9)桃适水性佳,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但在适量灌溉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10)西瓜适水性较差,灌溉对生长周期和产量影响很大。 四、研究结论 1.旱作雨养模式对不同作物适用程度不同,其中小麦和玉米的适应能力更强,花生、葡萄、苹果、桃适应能力较好,而红薯和甜菜的适应能力较差; 2.在旱作雨养模式下,加强灌溉管理、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不同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本文所建立的作物适水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