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doc / 文档详情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doc 立即下载
2024-12-01
约3.7千字
约8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doc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


非遗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
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的不断交流,更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利用与开发卓尼县“非遗”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其次,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再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近未来;最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自身价值,打造出卓尼文化的品牌。
为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切实保护、传承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普查先行、重点保护、立法保障、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立足现实,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循序渐进,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切实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全面规范的轨道,使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良好传承和合理开发,努力为实施“民族文化强县”战略,打造文化咸丰、魅力咸丰积累文化资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二、保护范围
(一)民间文学。策墨林轶事、宗教故事、战斗故事、族源史故事、石媳妇传说、周茂周措传说、二郎缸的传说、藏族民间谚语、北山完冒语群、洮河沿岸语群、东部藏巴哇语。
(二)民间舞蹈。藏族舞蹈(巴郎鼓、阿伽)、土族舞蹈(换帽子、)法舞(载护神)、巫舞。
(三)民间戏剧。藏戏(南木特)。
(四)民间音乐:藏族民歌(拉依、强勒、哇杰勒、巴热)、土族民歌(卡西、鲁西)
(五)民间美术
1、唐卡、
2、壁画、
3、碉序、
4、塔板房、
5、洮绣、
6、酥油花制作、
7、剪纸、
8、刺绣、
9、木雕、
10、棺木彩绘、
11、一扦套平房。
(六)民间技艺:洮砚工艺制作、编制扎制技艺、书画装裱、麦索制作技艺、藏族服饰(三格毛服饰)
(七)民间知识:藏医藏药:
(八)人生礼俗:藏族婚礼(三格毛婚礼、土族婚礼)、藏族葬礼(三格毛葬礼)
(九)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1、赛马
2、赛牦牛
3、大象拔河
4、举皮袋
5、拔腰、
6、板棍
(十)岁时节令:
1、少数民族节日(插箭节)
(十一)民间信仰:1原始信仰(白塔寺、禅定寺、贡巴寺、达勿巴郎鼓舞)、
2、庙会(草岔沟、石达滩庙、)
3、四月十五禅定寺相巴赛佛节、
4、四月初八白塔寺庙会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
由县文广局牵头,县民宗局协助,各乡镇(区)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普查内容涉为上述保护范围所列的十一大类64小项,重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普查方式以个别采访、群众座谈、观看表演、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相结合,对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立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
在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卓尼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单项材料,并附图片,如《洮砚制作技艺简介》、《巴郎鼓舞简介》等;建立《卓尼县民间艺人资料库》,每个艺术门类各选择1-2人,撰写艺术传人单项材料。
(二)开展卓尼《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编修工作
县文广局、县民宗局负责组织专班,广泛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在原有基础上筛选和增补,认真修改,精心编排,提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印制成书。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一是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摸底登记;二是文化、民族部门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1-2本。三是动员文联各协会及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撰写。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1、将洮砚制作技艺和巴郎鼓舞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将木雕、“三格毛”服饰裁剪技艺、土族民歌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3、将棺木彩绘,麦索制作技艺,啊迦善巴等申报省级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4、县文广局、县民宗局负责全面普查,广泛征求意见,排列出亟待保护的其它重点对象,并组织力量修改加工,使之成为我县新的文艺品牌。条件成熟后,继续搞好注册申报和全国第三批或其它批次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
各乡镇、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鲜明,更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