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稻田三熟制种植模式下钾肥后效试验研究 摘要:稻田三熟制种植是指在一个种植季节内,通过对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不同的选育和配套技术应用,实现在同一块田地上轮种两次早稻和一次晚稻的种植模式。钾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但过量施用会导致钾素积累和土壤酸化,因此要合理施用钾肥。本试验选用粳稻品种“京玉502”为试验对象,比较不同钾肥施用量和时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钾肥后效的差异。 关键词:稻田三熟制种植;钾肥施用;水稻产量;水稻品质 引言:稻田三熟制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模式,其特点是在同一块田地上轮种两次早稻和一次晚稻,有效提高了稻作全年产量和土地利用率。而钾肥是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钾肥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和时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钾肥后效的差异,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用粳稻品种“京玉502”为试验对象,实验设8个处理,包括对照组和7个不同钾肥施用量和时间的处理组。试验田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土层为黄绵土,pH值为6.5,有机质含量为1.2%,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为0.1%、0.2%和1.0%。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具体处理如下: (1)对照组:不施加钾肥; (2)T1:基肥全量施入; (3)T2:分别在基肥、拔节和抽穗期各施1/3量钾肥; (4)T3:分别在基肥和拔节期各施1/2量钾肥; (5)T4:基肥施1/3量钾肥,拔节期施1/3量钾肥,抽穗期施1/3量钾肥; (6)T5:基肥和拔节期各施1/2量钾肥,抽穗期施1/6量钾肥; (7)T6:基肥和拔节期各施1/3量钾肥,抽穗期施1/3量氯化钾。 实验期间,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在收获期间,记录米质量、港口米和大米的千粒重、稻谷收获量和籽粒质量等参数。 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和时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整体而言,钾肥施用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用会导致钾素积累和土壤酸化。具体如下: (1)不同钾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在实验中,T1-T6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增加作用不同,其中,T3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平均可提高5%,而T4-T6处理的增加效果较差,T4处理对增产效果达到3%左右,而T5和T6处理对增产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提高效果只有1%左右。 (2)不同钾肥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在实验中,不同钾肥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处理T4和T5的品质最佳,谷米率、白度指数、胶质含量和出米率都较高,T2和T3排在第二种,品质差异不大,T6处理品质较差。T1处理从品质上是最劣的。 (3)钾肥后效的差异 从试验结果来看,钾肥后效的差异较为显著,T1处理施用后的钾肥对次年水稻产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其他处理的钾肥在次年水稻中还存在明显的后效,即增产效果降低,品质提升效果不稳定。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三熟制种植模式下,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用会导致钾素积累和土壤酸化,因此要合理施用钾肥。在钾肥后效方面,钾肥后效的差异明显,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此外,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的水稻适宜钾肥施用量和时间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艳婷,刘建平,李维等.不同钾肥配施数量及施用期对稻田三熟早籼稻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7):162-168. [2]朱红军,葛志武,刘培英.水稻钾肥施用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191-193. [3]冉丽珍,邵利伟,高妹妹.科学施用钾肥,提高水稻产量[J].辽宁农业科学,2013(5):117-118.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