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防汛抗洪报道的策略研究——以2020年新华社防汛报道为例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疫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传统媒体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是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在防汛抗洪这个领域,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以2020年新华社的防汛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防汛抗洪报道的策略。 一、新华社的防汛抗洪报道特点 在2020年的防汛抗洪报道中,新华社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灾情外,新华社还采用了多种策略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带来更多的支持。 1、深度报道 新华社在防汛抗洪报道中,深度报道的数量相对较多。他们通过采访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的生动和具体的情况来呈现灾区的真实情况和救援工作的紧急性。这种报道内容可以增加公众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救援工作的关注。 2、生动图文并茂 新华社通过图文并茂的报道和实时更新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视线。在网络信息的时代,读者习惯性地对视觉传达的更多关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公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灾区的现实情况,增加公众对救援工作和捐赠的信任感。 3、丰富的视角 新华社在防汛抗洪报道中,也采取了多种视角。除了灾区的真实情况和救援工作的情况,新华社还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大量报道。这样的报道可以增加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增强社会的稳定。 二、新华社防汛报道策略的分析与思考 1、加强与群众的互动 防汛救灾行动是一个群众性运动,人民群众对于灾后救援的关注程度是最高的。新华社在防汛报道中,应重视与灾区群众的互动,包括发布紧急求助信息、组织义务救援和捐赠,通过与灾区一线的志愿者、救援队、政府官员沟通和互动,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加强立场宣传 2020年新华社防汛报道,在报道灾害时候,也突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态度。报道明确表示,中国不会对任何形式的灾难低估或忽视其存在。这样的报道,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灾难的情况下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新闻的实时性和及时性 新华社在防汛报道中,实时和及时地反映灾区的救援和重建情况。网络速度的飞快使得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报道的时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还可以应对重要的救援、救援物资等后续问题,提高救援和灾害管理的效率。 结论 新华社在2020年防汛抗洪报道中,深度报道、图文并茂、多角度切入等策略,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公众的关注。然而,在今后的防汛抗洪报道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互动的关注,加强新闻的时效性和立场宣传,进一步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带来更多的支持。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