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基础设施供给的实证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发展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资。因此,探究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理论分析 1、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财政收入、支出、债务等方面的权限划分。财政分权是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保障各级政府权力有效行使的重要制度基础。财政分权可以促进政府的分级负责,提高地方政府自主权,创造出良好的政府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政府的效率。 2、基础设施供给 基础设施是指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市政等基本公用事业和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而不同地方的基础设施需求也不同,因此基础设施供给需要因地制宜。 二、实证分析 1、财政分权对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一套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分权体系,给予地方政府许多经济管理职责和财政支出权限。这种财政分权体制对基础设施的供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财政分权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在欠缺中央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为了提升地方经济、吸引外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的投资吸引力。这时候,地方政府会海选部分项目进行投资,这种海选也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升,保障投资回报率。 其次,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和计划支配权,降低了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例如,众多城市都在市区中心修建地铁线路,如果没有财政分权制度的支持,地方政府并没有这个投资建设的能力。同样,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的配送设备需求量大,这时候,地方政府可以发现这一民生问题,进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投资。 第三,财政分权案例显示,对于基础设施供给稳定的促进都有很好效果。例如农村公路建设,发改委鼓励新增的公路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审批,财政部直接给省级财政提供资金,地方政府参照《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进行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基础交通建设供给。 2、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发展必备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资本,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55万亿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在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的基础设施供给逐步提升,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以及网络覆盖范围的加大,有效推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外溢效应也有力的推动作用。例如:高速公路的修建,虽然离些偏远地区还很远,但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和物流费用,对外贸发展的提升可以考虑。“一带一路”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最后,基础设施投资作为一种资本型支出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效应。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准备期结束,基础设施逐渐运营,运营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贡献更加显著,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结论 总体来说,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对于基础设施的供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而且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不断改善财政分权的管理方式,培养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健全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服务,探索建立基础设施标准与体系等制度,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实效。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