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合并情况下商誉确认方法的探讨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企业间的合并和收购越来越多,商誉已成为企业合并后喜闻乐见的一种资产,但同时也是财务会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企业合并中,商誉是指超过购买企业净资产市值的购买价格与产权的差额,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中一个争议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就企业合并情况下商誉确认方法进行探讨。 一、商誉的确认方法 商誉的确认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权益法和共同控制法: (一)购买法 购买法又称收购法,适用于企业合并中的控制性企业合并,指购买方通过支付货币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直接购买控制性企业的股权,以掌握目标企业的决策权,形成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此时购买方作为控制者,通过购买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管理。在购买法中,商誉计算公式为:商誉=支付合同价款-被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例:企业A以1亿元购买企业B100%股权,而企业B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那么企业A合并后必须确认2亿元的商誉。 购买法的确认相对简单,易于计量和理解,但不能准确反映商誉的价值变化,因为购买法仅适用于控制性企业的合并,对于共同控制或影响力企业的合并则不适用。 (二)权益法 权益法适用于企业合并中的共同控制或影响力企业合并,指购买方通过持有被购方一定比例的股权,无法直接控制被购方,但可以对其投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或共同决策,可以对被购方进行影响和掌握一定的权力。在权益法中,商誉的确认还要根据被购方原有的商誉情况进行调整。 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如A公司以3亿元购买B公司40%股权,B公司原有X万元的商誉,在合并后,A公司应该按照持股比例来确认商誉,即现有商誉(X/净资产)x合并后B公司净资产-支付合同价款。在权益法中,商誉的确认是按持股比例来确认的,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被购方的价值变化。 (三)共同控制法 共同控制法指购买方与被购方合作成立一个新的企业实体,两方对该企业实体共同控制,共同参与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共享企业实体产生的利润和风险。在共同控制法中,商誉的确认同样需要按照购买方持股比例来确认。 二、商誉的计量方法 商誉的计量方法是根据计量原则和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主要包括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比较成熟的商誉计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的价格来确认商誉的价值,即根据目标企业的股价或交易价格,在购买方市值和被购方净资产价值的差额中确认商誉的价值。 市场法计量商誉的比较准确,但需要有充分的市场交易来支撑计算,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动和不稳定性。 (二)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根据购买方支付的合同价款进行计算,即商誉的计量应该等于购买方支付的企业价值减去目标企业的净资产价值。 成本法计量商誉的结果比较可靠,易于计算,但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不能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变化。 (三)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估值来确认商誉的价值,即商誉的计量应该等于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收益法计量商誉的准确性比较高,能反映商誉的实际变化,但涉及到很多未来预测,需要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才行。同时,也需要对贴现率进行评价,并考虑多种预测因素及其风险性。 三、结论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难点和争议性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并控制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和计量。综上所述,购买法、权益法和共同控制法是常见的商誉确认方法,而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是常见的商誉计量方法。选择合适的商誉确认方法和计量方法不仅能真正反映商誉的价值变化,而且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企业合并中对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需要精心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依据才做出合适的选择。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