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目标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第二步:在学生形成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这一认识后,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阅读教材26-27页的短文,并针对下列几个问题分组讨论: (1)原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2)科学家眼中的原子是怎样的? (3)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三步:学生自由讨论,我作出适当的扩充,如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从阴极射线试验中发现电子为起点的,而卢瑟福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可简单的向学生介绍一下阴极射线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对情感态度方面作出侧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难曲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每一步进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而卢瑟福与波尔的师生关系也应谈及,以此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内容为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史教育、利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便利。第四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28图1-30,适当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让学生自主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稳定结构”的概念,并回顾巩固练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这为学生掌握有关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核外外层电子发生变化等打下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留下空间。第五步:结合NaCl、MgO的形成过程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两点:(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易得电子。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变化。讲解完后,完成P29“问题解决”中的第1题加以巩固练习。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学习化合价作了铺垫。第六步:完成P29“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观察,总结出第(3)点: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显正价,其化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显负价,其化合价绝对值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进一步回顾巩固化合价的知识。教学反思板书设计谢谢观看!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