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肠外营养是指将营养物质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输送给机体,而不是通过胃肠道摄取的营养。在严重创伤、大手术、重症感染等危重病情下,由于肠功能受到损害或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肠外营养成为维持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支持手段。本文将从肠外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配方选择、实施管理等方面综述其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1.适应症 (1)胃肠道功能障碍:如创伤、手术后反应性肠梗阻、吻合口瘘等。 (2)严重烧伤:大量器官失水,体内代谢产物增加,需要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以支持机体修复和再生。 (3)重症感染:机体代谢加速、蛋白质分解加重、营养摄取障碍等,引起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 (4)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瘤等。 2.禁忌症 (1)肠道功能无障碍或胃肠功能明显好转者: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中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不需要进行肠外营养。 (2)无法纠正的代谢障碍:如每日产生大量酮体,肝功能损伤严重、无法进行葡萄糖控制等。 (3)消化系统疾病伴有肠道发炎,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 3.配方选择 (1)氮源:以氨基酸为主,优点是能减少负荷给予肝脏的氮代谢。一般情况下氮量占总能量的12%~15%。 (2)脂肪:需要注意补充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和欧米伽-3脂肪酸等,以避免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3)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为主,一般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70%。需要注意的是,糖负荷过大易导致胰岛素阻抗。 (4)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全面、均衡的补充。 4.实施管理 (1)血糖控制: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控制在6.1~10.0mmol/L之间。 (2)监控并发症:肠外营养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水负荷过多、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纠正问题。 (3)营养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肠外营养剂的成分和用量。 (4)逐步恢复胃肠道功能:肠外营养不应长期应用,需要在患者胃肠功能逐渐好转的情况下逐步停用或过渡到肠内营养。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应遵循适应证和禁忌症,选择适当的配方,严格控制并发症和营养调整,并在恢复胃肠道功能后逐步停用。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