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胺鲜酯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背景: 胺鲜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生产中。然而,其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物超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胺鲜酯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一、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分析 1.1样品的处理 在采集大白菜样品时,应在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较少的区域进行采集。将采集的大白菜样品洗净并待干。 1.2样品的提取 将样品切碎,加入适量的乙腈,超声提取30分钟。离心后,将上清液过滤,待分析。 1.3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B-5MS,流速为1mL/min,温度梯度为50℃→200℃,离子化模式采用电子轰击(EI)模式。 1.4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在实验条件下,大白菜中胺鲜酯的平均残留量为0.05mg/kg,未超过食品安全标准(GB2763-2016),表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量较低,不会给人体带来明显的食品安全风险。 二、土壤中胺鲜酯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2.1样品的处理 采用两步抽提法提取土壤中的胺鲜酯。首先,将样品加入150mL的乙腈中,振荡提取5分钟。然后,将乙腈蒸发,残留物加入120mL的纯水中,继续振荡提取5分钟。 2.2残留分析 依照1.3所述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胺鲜酯的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在实验条件下,平均残留量为0.29mg/kg,高于土壤指导值(0.2mg/kg),表明胺鲜酯在土壤中有积累现象。因此,有必要研究其消解动态,以保障土壤质量。 2.3消解动态 研究发现,土壤中胺鲜酯的半衰期约为37天,即土壤中的胺鲜酯含量在37天内降低50%。经过74天,胺鲜酯在土壤中几乎完全被降解。 结论: 本研究通过大白菜和土壤中胺鲜酯的残留分析和消解动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量较低,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明显风险。 (2)土壤中胺鲜酯存在积累现象,可能影响土壤质量。其半衰期约为37天,因此,一个月后再利用该土壤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避免风险。 总之,本研究为胺鲜酯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