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红外光谱预测土壤钾、钙、镁与阳离子交换量研究 近红外光谱预测土壤钾、钙、镁与阳离子交换量研究 摘要: 近红外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在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能够准确、迅速地预测它们的含量和交换量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了预测和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地预测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为土壤化学性质研究提供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土壤化学性质;钾、钙、镁;阳离子交换量;预测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等领域,在研究土壤化学性质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发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它们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土壤化学性质检测方法一般需要时间长、成本高,而且容易受到土壤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影响,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不同,它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准确、可重复性高的优点。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土壤中的肥料元素、有机质、土壤类型和性质等指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实验以近红外光谱技术为基础,研究其在预测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收集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48个,并进行干燥、研磨,过筛处理,获得的土壤细粒度物质被视为实验样品。然后,采用ICP-OES法测定钾、钙、镁的含量,采用铵盐酸浸出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将采集的样品随机分组,形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2.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使用TEC5NIRSAnalyzer(德国)对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该设备的光谱范围为1100-2500nm,光谱分辨率为2nm,每个样品使用10个重复光谱曲线,对每个样品生成平均光谱和标准偏差。 3.数据分析 使用PLS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依据训练集的光谱和化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测试集验证预测模型的精确性。使用“校正偏差”、“决定系数”和“校正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建立较为准确的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预测模型。 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得到了4个预测模型,分别是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对每个模型进行了校正和验证,并计算了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对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精度都很高,这些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超过了0.8,校正平均绝对误差较低,表明这些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可以用于预测不同样品的含量和交换量。这些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捷、准确地预测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和交换量,为土壤化学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结论: 本实验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土壤中钾、钙、镁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和交换量,为土壤化学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未来,研究者可以基于该技术开展更多的实验,以拓展其在土壤化学性质预测领域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郑曼曼.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J].联合大学学报,2020,28(12):23-27. [2]王峰,李路,张志香.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应用技术,2021,57(3):81-88. [3]李娟,李吉超,张秀芳.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生态学报,2019,35(11):2617-2625.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