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论我国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基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数量不断加大,同时物种的数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和谐的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生态转移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保护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接下来,我们将论述我国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角度出发,探究现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概述 生态功能区是一种面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划分,旨在实现资源配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协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国土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理环境、生物群落、土地质量及资源分布情况,在国家尺度上按照生态重建、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和适宜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区划划分。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目前已经在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这一划分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同时,作为支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重要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意义重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在这种体系中,中央政府将部分税收收入进行转移支付,刺激地方政府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生态转移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十分的长远。在2000年前后,我国颁布了《关于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的意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规划》等文件。随后,在2007年,国家出台了第二轮生态保护补偿试点项目,此后数年内,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保护补偿试点项目逐渐扩大。 2011年,我国正式启动生态文明试点区建设,之后,随着全国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与实施,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评估,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也逐渐形成,成为支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制度措施。 三、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模式 生态转移支付经过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转移支付制度,它的主要运作模式包括: 1、中央补助地方。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部分财政收入补贴给地方政府,使得地方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2、政府购买生态服务。中央政府通过列支财政预算,按照一定的标准购买地方的生态保护服务。 3、地方自愿支付。地方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中央政府的生态转移支付基础上增加向生态保护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金额,以便更好的保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优缺点 优点: 1、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推进了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2、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团结,通过生态转移支付的方式,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缺点: 1、生态转移支付的投资比较大,且需要长期投资。尤其对于一些缺少相应管理经验的地区来说,生态转移支付对于地方经费的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2、生态转移支付存在着不公平性问题。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和历史原因,生态转移支付的投入也存在差异,较发达地区的生态转移资金相对较多。 五、结论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背景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以及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尽管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来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与中央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今后的环保工作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