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完善社会救助财政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压力。辽宁省作为国家四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尤其是在沈阳等重要城市,仍有大量的社会救助需求。因此,完善社会救助财政投入机制是辽宁省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一、辽宁省社会救助现状 首先,对于辽宁省社会救助现状的概括性描述是有必要的。根据辽宁省社会救助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549.8亿元,救助对象超过500万人次,其中特困人员供养129.5万人,城镇低保297.5万人,农村五保82.8万人,临时救助52万人,残疾人生活补贴34.3万人,乡村留守妇女、儿童救助参保总人数达到248.8万人。 可以看到,辽宁省社会救助的救助范围广泛,政府资金投入也非常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社会救助体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应救不救、能救不救、救了又不能脱困”等问题。究其原因,和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机制有一定关系。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该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 1.救助标准和积累方式不合理 对于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和积累方式,辽宁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财政拨款制”依赖于政府拨款,难以满足救助基金的短期和灵活的需求。其次,当前辽宁省的救助标准不够合理,低保标准较低、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足等,难以满足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 2.救助对象管理不严 在救助对象的管理方面,辽宁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漏网之鱼”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在救助对象的考评和再救助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部分救助对象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困难群众”,而将救助对象管理得太死,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困扰。 三、对策建议 1.改革社会救助基金积累方式 为了加强救助金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多渠道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和强化管理来改善基金积累问题。一个具体的做法是引入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积累更多的救助资金。 2.优化救助标准 对于救助标准的优化,可以通过探索“减税降费+补助”等措施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标准,降低救助财政负担。另外,还可以将加强救助标准的社会监督与公示等方式相互结合,提高救助标准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3.完善救助对象管理 为了提高救助对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库,并通过人脸识别、社交媒体监测等手段对救助对象进行信息核对,确保救助对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救助对象再救助和后续跟踪机制,防止出现“一救了之”现象。 四、总结 本文主要围绕辽宁省完善社会救助财政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进行探讨。通过对辽宁省社会救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优化救助标准、改革救助基金积累方式、完善救助对象管理等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为辽宁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