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2018年广州市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引言: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水产食品中的致病菌,对人体造成威胁。广东省是中国重要的捕捞产业基地,也是广州市重要的水产贸易港口。因此,对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对广州市2006-2018年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研究方法 1.样品采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水产品微生物检验》(GB4789.7-2013)的要求,抽取广州市不同地区的市售水产品作为样品。包括海鲜、淡水鱼、虾类、蟹类等,每种食品抽样量均为50份。分别于采样当天进行菌落计数及种类鉴定。 2.菌落计数及种类鉴定 菌落计数采用白色暴露平板法进行测定,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水产品微生物检验》(GB4789.7-2013)的规定测定总菌落数和副溶血性弧菌数,同时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鉴定。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探讨。 二、结果分析 1.总体菌落数 从2006年至2018年,广州市市售水产品总体菌落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其中以2012年开始下降最为明显,2018年总菌落数较2006年减少了66.7%。 2.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 2006-2018年,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从最高时的15%(2006年)下降至最低的3.5%(2012年),之后又有所波动。其中,蟹类、虾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且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其他水产品除2013年外,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一直较低。 3.副溶血性弧菌菌落数量 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菌落数量较低,且在2006年至2018年期间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蟹类和虾类是副溶血性弧菌最容易滋生的食品,并且在2008至2012年期间菌落数量较高,但之后逐年下降。 三、讨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和菌落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蟹类、虾类是副溶血性弧菌较容易滋生的食品,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在此前提下,广州市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机制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并采取措施降低污染风险。 总结: 通过对广州市2006-2018年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和菌落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蟹类、虾类是副溶血性弧菌较容易滋生的食品,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在此前提下,广州市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机制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并采取措施降低污染风险。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