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与泰国大米标准比对研究 中国和泰国作为亚洲两个重要的大米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大米标准方面也各自有着一套完整的标准。本研究旨在对比中国和泰国的大米标准,分析其异同,并探讨在未来合作交流中如何更好地推动大米标准的协调。 一、中国大米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大米的质量指标,相关的标准编号为GB1354-2009。该标准分为白米和糙米两类,规定了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要求。其中,物理指标包括外观、粒型、长度、宽度、厚度等,化学指标涉及水分、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灰份、胶质等。 此外,中国还出台了有关大米生产和加工的标准。例如,大米加工工艺标准(GB/T14650-2010)规定了大米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卫生要求。另外,大米储存标准(GB/T22570-2008)规定大米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 二、泰国大米标准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其大米标准也备受关注。泰国大米标准分为白米、糙米、糯米、黄米和香米等几类,规定了各种类型大米的质量指标。其中,白米标准分为第一等、第二等和第三等,具体指标包括外观、品质、长度、宽度、淀粉含量、水分、膳食纤维和病原微生物等。 在泰国,大米品质的好坏对其出口市场至关重要,因此大米生产企业对标准的严格执行一直非常重视。此外,泰国还成立了负责检验和监督大米质量的机构,以保障大米的标准化质量。 三、中泰大米标准的比较 对比中泰两国的大米标准,不难发现二者在细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中泰两国对于大米质量的重点关注点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国家标准更加注重直链淀粉含量和胶质的标准,而泰国国家标准更侧重于白米质量的总体评估。此外,中泰两国对于大米等级的划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中泰两国在具体标准指标的数值要求上也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白米外观的评估中,中国标准规定米粒的色泽应为光亮透明,而泰国标准则为米粒的色泽应为浅黄色。 同时,中泰两国在大米标准制定的背景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中国国家标准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和保证食品安全,而泰国国家标准着重于提升大米生产企业的出口质量和竞争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中泰两国在大米标准方面各自有着一套完整的标准,这为两国的大米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保障。然而,从比较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国标准间存在的差异,这势必会给两国贸易带来一定的摩擦和障碍。为此,提高两国大米标准的协调和一致性,将有助于促进中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建议,一是加强中泰大米标准之间的交流和对比分析,了解标准间的差异和共性,寻找一致的点,并尽量减少差异点的影响。二是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以采取双方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动标准的制定和制定后的执行工作。三是,在标准检验和执行方面,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大米的质量,为两国大米出口市场打造更好的口碑和形象。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