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ⅡW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接合转移方法的建立 植物病原真菌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传统的农药防治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找具有高效选择性、低毒性、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菌剂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寻找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微生物资源,鉴定其菌株,建立其接合转移方法。 一、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为了寻找具有抗稻瘟病菌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本研究从水稻耕种土壤中采集了多个样品,利用接种和分离的方法选取了一些表现出抗病菌活性的菌株进行后续研究。 经过初步筛选后,从样品中分离出了一株表现出显著抗稻瘟病菌活性的菌株,命名为ⅡW1。 二、菌株的鉴定 为了确认分离的菌株ⅡW1的物种和分类,采用了多种鉴定方法: 1.形态学特征观察:ⅡW1菌株的菌丝白色,生长于适宜培养基上呈弧形状。在PDA培养基上呈现出发白色粘稠的菌落,菌床厚度约1mm。通过菌丝染色和胞子形态观察,显示ⅡW1菌株胞子呈近球形或椭圆形,大小1.5-3.0um,为典型的链格孢属真菌。 2.生物学特征观察:ⅡW1菌株厌氧,对pH值和温度敏感。在30℃下生长最快。 3.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16SrRNA序列进行鉴定。将菌株ⅡW1基因组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获得约1.5kb的16S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内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ⅡW1菌株与Metarhizium属真菌相似度较高。 三、接合转移方法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研究ⅡW1菌株的抗病作用机理,需要建立接合转移方法将其抗病基因从一个菌株转移到另一个菌株。 1.下载质粒: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插有ⅡW1菌株抗稻瘟病基因序列的质粒。 2.制备病菌悬浮液:从稻瘟病害田间采集病株,制备1×10^5孢子/mL的病菌悬浮液,用于对含有ⅡW1抗病基因的转化菌株和野生型菌株的抗病性进行比较。 3.分离接收菌株: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分离出一株易于转化的真菌菌株作为接收菌株。 4.电穿孔转化法:将质粒和接收菌株一起置于电穿孔仪中,进行电穿孔操作,将质粒转移到接收菌株中。 5.抗性筛选:将转化后的接收菌株通过对病菌悬浮液的筛选,选出具有高抗病性的转化菌株。 四、结论 本研究从耕种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抗稻瘟病菌活性的真菌菌株ⅡW1,经过形态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其属于链格孢属真菌。通过接合转移方法,本研究还建立了将ⅡW1菌株抗病基因转移至另一菌株的方法。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抗稻瘟病基因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素材,也为生物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途径。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