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神生活与精神成长(1)为什么喜欢看比较弱智的卡通片; (2)为什么喜欢玩与年龄不相称的小玩具; (3)为什么喜欢打无聊的游戏机; (4)为什么热衷于追星; (5)为什么遇事喜欢找哥们做了断; (6)为什么作文缺少源自内心的深刻见地。 从卡通画、小玩具上实现情感交流; 从游戏机上实现虚幻、刺激的精神超越; 从追捧明星上实现情感与精神的寄托,实现 自己对“时代英雄”的崇拜。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朱永新教授把“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和一定特长”定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学生”的标准之一。 丰富且具高级趣味的精神生活,是衡量学生或是一个国家公民文明程度的最基本的标准。一、学生精神生活贫乏的背景分析 二、关于学生精神成长的理论思考 三、学生精神生活要素分析 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实践探索宏观层面社会大环境:长期贫穷造成人们对钱的过度奢望,过 于重视物质利益。 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内容大量的来自网络; 广告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话都敢登; 以提供“文化享受”为由,赚取经济利益。 经商:奸商——富商——儒商; 真理被践踏,人性遭沦丧。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社会首先经济增长。 教育的追求与现实的取向——冲突 在振聋发聩的现代化鼓噪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大众生活秩序的功利化和情绪化导致了人的精神荒芜。 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现实中因特网内容良莠不分,学生对西方社会的流行文化接受很快。 西方文明的价值取向成对。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相辅相成。 法新社:亚洲人正在背弃传统的学习方式——读书。 快餐文化——快速被消费,随即快速被丢弃的某种 文化形态。 异化了人们学习吸收新知识的方法, 弱化了人的记忆能力, 制约了人的理解能力。专注投入减少了, 背诵记忆淡化了, 穷研力究放弃了, 深沉思考不见了, 深刻见地也就没有了。 读流行杂志、街头小报则相对要轻松得多,几乎不需要真正的心灵参与。 就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科技进步只是“量”的积累,而把握发展方向,形成最终“质”的突破,实现成功的转型,必须由人文来引领、推动直至突破。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 社会——首先是经济增长; 领导——首先是政绩增长; 家长——首先是分数增长; 学校——首先是升学增长。 重知识传授,重分数成绩;轻人格形成,轻精神成长。 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本真追求。(超越性)中观层面1、德育——重形式,轻体验 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在东西方文明冲突中一片 混沌。 (1)内容——长期真空 “五四”运动——“批林批孔”——“弘扬与培 育民族精神月”。所剩无几,有形无神。 传统文化缺乏整合,没有解决信什么的问题。 教堂、庙宇往乡下建,越造越多; 学校、教师向城镇集,越撤越少。 内容问题——灵魂安顿问题 西方人大多把灵魂交给“上帝”。 学生觉得共产主义信念高不可攀,与现实有距离。 一个文化中缺乏对于灵魂安顿的设计,存在于这个文化中的个体,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惟利是图,要么无所适从。 文化、信仰、教育三位一体,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人的健全的精神生态。 ——肖川《建基于信仰的教育》 (2)形式——重外而轻内。原心不原迹,心迹分离,双重人格。 德育课程化——当一般知识传授,用智育的方法评价。 智育是知与不知的认识问题; 德育是信与不信的理解问题。 (3)方法——僵化,追求形式热闹。 传统德育——说教、榜样、实践活动(体验)。 班团活动课——或干巴巴的说教; 或追求形式热闹。 从大量的思想工作实践看: 不在于是否班主任亲自主持; 不在于学生展示了什么特长; 不在于形式上有多么热闹。 “若悟无生顿法,且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途,如何得达。” 任何的说教,任何的修行,任何的劝诫,任何的诱导,并非使人能悟见佛性,而最终需要的是自身的刹那间顿悟,明了尘世间的事事非非,达到一种心灵的澄明空镜,才真正是见到了人之真性,立地成佛。 ——季羡林《禅与东方文明》能主动回来看母校,看老师的,往往是因为有当年的精神、人格影响。 在校三年,所有的关心帮助只为了学生的分数,学生就认为高考帮你考了好分数,双方就扯平了。不存在什么感恩的问题。 3、家长——重学业、轻成人微观层面:学习——生活——心理——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实践探索一、转变思想观念以学论教以爱论责以道论德二、揣摩源头背景微观问题探索三、开展“三志”教育1、从自在走向自为三个倡导:3、家史教育4、经典熏陶阅读经典,就是与智者对话,探寻人生的奥秘; 阅读经典,就是与仁者交心,体会世间的爱意; 阅读经典,更是与自己彼此观照,测量灵魂的深度,思索生命的价值。5、开发“三志”教育校本教材6、寓精神教育于各科教学中教育感言:教育感言:谢谢!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