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兽共患疾病教案资料.ppt / 文档详情
人兽共患疾病教案资料.ppt 立即下载
2024-12-04
约4.1千字
约45页
0
79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兽共患疾病教案资料.ppt

人兽共患疾病教案资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兽共患疾病“四川怪病”疫情,起因初步认定人—猪链球菌感染。疫区:资阳、内江、成都、自贡、遂宁、泸州、绵阳;新增疫区:宜宾、德阳。
累计感染病例198宗(至2005,08,01止)
死亡36人;病危30人
康复出院18人
香港感猪链球菌病例9宗,死亡1人,康复5人
广东潮安发现1病例。
广东8月初封存疫区冻肉156吨,再查封130吨提纲WHO对人兽共患疾病下的定义“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1959)
目前世界上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疾病达250余种,如炭疽病、布氏杆菌病、囊尾蚴病、狂犬病、疯牛病等。
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与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卫生及环境状况等因素直接相关。1、发病的因素2、防治措施3、重要的人兽共患疾病羊城晚报2005年8月7日第一版报道炭疽杆菌繁殖体在55~58℃温度下,10~15min即可杀灭;但当其形成芽孢后,需140℃、30min才能杀灭。炭疽杆菌在空气中约6小时就形成芽孢,故发现此菌后必须在6h内进行处理。3.1.1流行病学
(1)季节性炭疽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7~9月为高峰期;
(2)流行趋势采取了许多控制措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3)地区性存在地区差异,越边远落后地区,其发病率越高;
(4)发病人群多呈散发性,以农民为主3.1.2临床表现
牲畜感染炭疽病,一般潜伏期1~5天。猪多表现为慢性局部炭疽,病变在颈部颌下,喉与肠系膜淋巴结,剖面为砖红色、肿胀、质硬。人的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或在污染场地被感染为主,食用病畜肉也可发病。人类一般以皮肤炭疽为主,也有肺炭疽、肠炭疽、脑炭疽的报告。3.1.3病畜处理与传播的预防
作为烈性人兽共患疾病,一旦发现,必须在6h之内采取措施,防止芽孢形成。
♦饲养间或屠宰间用20%有效氯的漂白粉、5%氢氧化钠或5%甲醛进行彻底消毒。
♦病畜一律不准屠宰解体,高温化制或用2m坑加石灰掩埋;
♦屠宰人员进行青霉素预防注射和用2%来苏尔液消毒手和衣服,工具可煮沸消毒。炭疽病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畜间疫情,其污染场所就成了长期芽孢的滋生地,成为疫源地。疫源地消毒处理是世界难题。所以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3.2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此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含该病毒的组织以及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土壤及厩舍,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腌肉中可存活3个月,骨髓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3.2.2流行病学
患病的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初期的排毒量最大,毒力最强,最具传染性。
水疱破溃、唾液、粪便、尿液、精液、乳汁等可携带病毒,通过污染的食槽、饲草及厩舍而传染。甚至呼出的空气也有传染性。
人易感染此病。2000年安徽一起畜类口蹄暴发流行,21人感染了口蹄疫病。3.2.3临床表现
患畜先有体温异常,继而口腔粘膜、齿根、舌面和鼻翼边沿出现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口角线状流涎。猪的蹄冠、蹄叉也发生典型的水泡。
人患口蹄疫时,先表现为咽痛,全身关节酸软;随后高热,口腔粘膜出水泡,牙龈、舌部溃烂,伴烧灼样疼痛、吞咽困难、厌食、流涎、口臭。上下唇出现多个卵圆形水泡。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一般预后良好,可获持久性型特异性免疫。3.2.4预防
(1)加强卫生防疫对饲养场所定期消毒,对饲养动物疫苗接种;
(2)一经发现畜患,立即隔离,对患口蹄疫的同群牲畜予以扑杀;对饲养场所消毒。同时做好健康动物和人群的预防工作;
(3)加强屠宰前的兽医检疫
(4)口蹄疫是烈性传染病,人群可因密切接触病畜而感染。因此饲养偶蹄动物人员、兽医、屠宰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防护3.3疯牛病
疯牛病可传播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致死率。其传病因子是一种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质粒—朊病毒(prion),此类病又称为朊病毒病(priondisease)或朊病毒相关疾病(prionassociateddisease)。1986年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之后有149位疯牛病患者,120人死亡,约4000人携带疯牛病毒。爱尔兰发现576例疯牛病;西班牙513例。加拿大、美国、波兰、德国、日本相继发现疯牛病患者。全世界确诊有167人死于疯牛病。
3.3.1传染途径与致病过程3.3.2动物可传播的海绵状脑病(2)羊瘙痒病
是最早发现的海绵状脑病(TSE)。流传于欧洲各国。自然感染的确切机理还不清楚,感染性强,可垂直传播,可能传播途径包括胎盘间、口、鼻、眼或皮肤,遗传因素也影响羊的敏感性。
猫海绵状脑病(felinespongifromencephalopaphy,FSE),1990至1997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人兽共患疾病教案资料

文档大小:79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