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模型比较分析 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模型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水系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由于农村供水管网老化和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常常出现漏损问题。因此,建立有效的漏损监控模型对于提高农村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以及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监测技术、模型选择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工作提供参考。 1.引言 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旨在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损点,减少非技术损失,提高供水系统的总体效率和可用性。在漏损监控工作中,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和建立有效的漏损监控模型是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常用的监测技术和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2.监测技术比较 2.1传统监测技术 传统的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测技术包括人工巡查、听音器、水表监测等。人工巡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整个供水管网;听音器能够通过声音来判断漏损位置,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水表监测能够通过用水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损,但仅限于大口径管道的监测。传统监测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的需求。 2.2新型监测技术 新型监测技术包括声波监测、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声波监测通过对供水管网中传导的声波进行监测,能够定位漏损点的位置,并能实现远程监测和快速报警;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供水管网的压力变化,通过分析压力曲线判断是否存在漏损;流量计能够监测供水管网中的流量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漏损。新型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准确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的效果。 3.模型选择比较 3.1统计模型 统计模型基于供水管网的历史数据建立,通过分析供水管网的特征和漏损数据的关系来预测未来的漏损情况。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统计模型具有建模简单、计算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且对漏损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3.2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基于供水管网的物理特性建立,通过模拟供水管网的运行过程来预测漏损情况。常用的物理模型包括水力模型、输配水模型等。物理模型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和预测能力,能够考虑到供水管网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但需要大量的管网参数和运行数据,并且建模复杂度高。 3.3综合模型 综合模型基于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组合,通过融合两者的优点来提高漏损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综合模型常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建模和优化。综合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信息,对漏损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 4.应用效果比较 根据实际的监测数据和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不同监测技术和模型在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监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预测漏损点,有效提高漏损监测效果;综合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优势,提高漏损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结论 通过对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模型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型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准确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综合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优势,提高漏损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建议在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控中采用新型监测技术,并结合综合模型进行漏损预测和监控工作,以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魏金鑫,段梦怡,李彦波,等.基于物理模型的供水管网漏损监测方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8,34(18):17-21. [2]谢宁.基于时间序列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3]郭勇,张蕊.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监测新方法[J].中国水利,2019(11):31-34.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