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和土地利用相关性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对北京市2013-2017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实地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野生动物与人类冲突发生的地点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有关。因此,应该加强相关立法、完善景观规划、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来规范内部生态环境,降低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的概率。 【关键词】京津冀、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土地利用、城市化、生态环境质量。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一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区域,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野生动物逐渐失去栖息地,从而越来越依赖城市人群的共存。而与此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袭击、侵扰等情况。因此,对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相关性研究迫在眉睫。 二、相关性实证分析 2.1采集数据 本研究通过2013至2017年北京市居民身上记录的野生动物行为,一共记录了635案例。并基于土壤利用和城市化数据收集,分析了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2数据分析 为了探究野生动物与土地利用、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SPSS分析了数据,并绘制出下面的散点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野生动物与人类冲突的发生和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息息相关。野生动物在都市区寻找食物的行为趋势与人类住宅区、工业区及商业区联系在一起,并且在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区域尤为显著。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野生动物失去生存的栖息地,这些动物就会逐渐进入城市寻找食源。另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对于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冲突也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污染、工业化和人类行为的破坏都揭示了城市生态环境松弛的其他许多方面。 三、结论 3.1主要研究发现 本研究发现野生动物与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在城市化程度更高的区域。由于城市化过程导致了野生动物丧失了原来的栖息地,同时也与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冲突。此外,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也对野生动物攻击人类的机会产生了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范内部生态环境,降低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的概率。 3.2针对性措施 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为了尽量减少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以下措施应该一并实施: 1.减少城市生态环境pollution,完善景观规划绿地和水源维护。这样可以有效促进野生动物的恢复和栖息,以及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 2.增加城市宣传、科普和公共安全意识,使公众知道应该如何避免野生动物与人类发生冲突,并避免直接污染大自然。 3.加强相关立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来保护野生动物和保障公众安全。 4.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增加垃圾桶、救护车等服务设施,使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更加安全。 四、参考文献 [1]李远,刘一磊.北京市野生动物与居民冲突分析及建议[J].环境科学,2017,38(2):601-609. [2]李思梦,刘亦中,王光民,等.北京市野生动物丰度与城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4):488-498. [3]赵新建,王红立.北京市野生动物与居民冲突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5):427-433.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