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黄海北部海域潮余流的模拟研究 摘要 本文对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主要受到海气因素、地形、潮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且潮余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本研究对于促进北黄海北部海域水动力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北黄海北部海域;潮余流;数值模拟;海气因素;时空分布规律。 引言 潮流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水动力现象,它对于海洋的物质和能量传输、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潮流中,潮余流是指潮汐消退后,水体仍具有流动的现象。潮余流受到海气因素、地形、潮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因此,对于潮余流的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对于海洋环境的了解和保护,对于海洋资源的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就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索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为该地区的海洋科研、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区域 北黄海北部海域是黄海的一部分,地处中国辽宁省与山东省之间,南部紧邻烟台市,北部是丹东市。本研究的研究区域包括北纬37°30'至39°30',东经120°30'至123°30'。 2.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了潮汐预报和水文观测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海洋预报网站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信息中心。同时,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校正,我们还进行了实测资料的搜集。 3.模型建立 本研究采用了SWAN-COAWST耦合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有限元方法,结合了海浪、潮汐、水动力、沉积等多个过程的耦合模型。通过对海洋环境的多个要素的集成模拟,可以显示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为对复杂的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持。 结果与分析 1.潮余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主要受到海气因素、地形、潮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海气因素包括海面风、大气压、气温、湿度等影响潮余流的要素。地形因素主要包括海底地形、陆地地形等对潮余流起着一定影响。而潮汐强度则是影响潮余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2.潮余流的时空分布规律 通过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呈现出时空分布规律。在时间上,潮余流主要发生在潮汐消退后的12到24小时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潮余流强度逐渐减小。在空间上,潮余流的强度和方向在不同月份和不同潮位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同时,受到地形的影响,潮余流在沿海和浅海区都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并结合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主要受到海气因素、地形、潮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且潮余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这些发现对于促进北黄海北部海域水动力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后,我们将根据这些结果进一步探讨该地区水动力环境的形成机理和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