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绩效管理的视角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减贫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这与地方政府扶贫政策的规范实施密切相关。本文将主要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定位不准确: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前提是明确贫困人群的定位,然而地方政府在贫困人口的划分和分类上存在很大问题。有些地方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细分贫困人群,导致有的贫困人口未被纳入到扶贫对象中,有的非贫困人口又被错误地列入了扶贫名单。 2.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自筹,存在着资金浪费和滥用现象。有些地方安排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但却往往无法精准投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没有落实好帮扶政策和措施。 3.贫困人口发展短期效应明显:地方政府将重心放在了贫困人口的短期脱贫上,忽视了其长期发展的情况。一些扶贫项目只注重当年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贫困人口的教育、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长远问题则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实施措施。 4.追求政绩导致精准扶贫名单失真:为了达到政绩考评指标,某些地方政府存在着为扶贫对象增加数量、拉动贫困线下降、乱调扶贫名单等违规违纪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规范性,还极大地损害了帮扶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应对策略 1.修正精准扶贫政策定位:加强贫困人口的地域划分和贫困程度的评估,在精准扶贫对象识别时遵循科学分级评估原则,将帮扶对象的范围更精准地定位,以便更好地实施帮扶措施。 2.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加强对扶贫资金的预算、使用和监管,建立资金使用细则、收支报告和专项监督体系,确保扶贫资金用于真正的贫困人口和扶贫事业上,防止资金浪费和滥用。 3.制定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扶贫政策:加强对帮扶对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跟踪评估,确认目标帮扶对象的长远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项目和措施,使贫困人口逐步实现自我发展,摆脱贫困。 4.计算政绩需树立正确扶贫观念:政绩考核应该更加关注长远效益,树立正确的扶贫观念,注重减贫质量和长期发展,在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使其逐步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摆脱贫困。 结语: 通过上述对地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探讨,可以看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识别和帮扶方案的细致研究,规范扶贫资金使用,以长期发展为主导,充分认识到帮扶对象脱贫致富的期望和期限,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