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SEM模型的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居住满意度研究——以福建为例 基于SEM模型的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居住满意度研究——以福建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向城镇转移居住。然而,农村转移至城镇的居民居住满意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福建省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社区环境和社会支持对居住满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转移;城镇化;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福建省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居住,以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然而,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常常面临着居住环境、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居住满意度成为评估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促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有一些学者对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吴梅(2017)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受到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郭红霞(2019)则研究发现,居住满意度与就业机会、社区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对于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未对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对于结构方程模型在研究中的应用仍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SEM模型,探究福建省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并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共计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数据。然后,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然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评估各个因素对居住满意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四、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了以下结果:教育水平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34,p<0.05);就业机会对居住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7,p<0.01);社区环境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89,p<0.01);社会支持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18,p<0.05)。 五、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福建省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社区环境和社会支持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提高教育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社区环境和增加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提升居住满意度,促进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扶持创业和就业,改善社区环境,增加社会支持等方式,来提高农村转移至城镇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样本选取仅限于福建省,因此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有限。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更多的样本地区,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吴梅(2017).农村转移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下半月刊),27(5),71-77. 郭红霞(2019).农村转移人口的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工程,38(3),156-162.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