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协同有序视角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及空间特征识别 标题:基于协同有序视角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及空间特征识别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区域,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推动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发展,本文运用协同有序视角,构建了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空间特征的识别,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目标。 关键词:协同有序视角;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空间特征识别 1.引言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重要地区之一,经济活动密集、人口众多,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旨在基于协同有序视角,构建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空间特征识别,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2.协同有序视角及生态绿色一体化理论 协同有序视角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生态绿色一体化是指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生态、社会及空间上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构建了以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空间特征相关指标。经济维度包括经济增长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生态维度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指标;社会维度包括社会公平性、公共参与度等指标;空间特征包括城市园林覆盖率、农田利用率等指标。 4.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实证分析 本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并综合评价各城市的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结果显示,苏州、杭州等城市在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上位列前列,而上海、宁波等城市则还有待提高。 5.空间特征识别与生态绿色一体化空间优化策略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空间特征的分析,本章提出了一些生态绿色一体化空间优化策略。如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园林覆盖率;优化农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生态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6.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协同有序视角,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空间特征识别,提出了一些空间优化策略。然而,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研究空间特征与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关联性,以期为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某某.基于协同有序视角的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2020. [2]白某某.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9. [3]王某某,赵某某.基于空间特征的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优化策略探讨[J].生态经济,2021,07:52-59.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