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预算监督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我国预算监督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然而,目前我国的预算监督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 1.监督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的预算监督体系由人大代表、政府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机关、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构成,但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例如,纵向体系缺少全国性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横向体系缺少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 2.移交职能不到位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的管理者,应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履行监督职责,但在实践中,由于地方财政权利增强,移交职能不到位,导致中央预算监督机构能力和责任无法发挥。 3.人大监督作用不突出 人大作为预算监督的主要机构,其监督作用在理论上十分重要。但在实践中,人大监督面临的问题包括:监督覆盖面狭窄;监督规范化程度不高;权力执行效果不明显;存在地方保护现象。 二、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不够 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不足,导致公众无法了解预算分配的具体情况,也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此外,相关预算信息浏览难以获得,百姓无法深入了解具体情况,也难以发声维权。 2.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 对于政府决策主体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一些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政府的决策依据和预算执行情况,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3.预算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机构间的协调和配合还有很多不足。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以及人大代表之间还存在很多协调难题和权力争夺问题,导致预算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4.没有严格的问责机制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问责机制缺乏严格规范,责任难以界定。这导致当事人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够重视,也让公众对财政预算执行效果的监督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我国预算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度、规范人大代表的预算监督和强化问责机制等方面入手。同时,还需完善预算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和提升预算监督机构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改进,为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督体系。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