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最新调整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统计口径也逐步得到了必要的调整。本文将从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背景、历史演变以及最新的调整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背景 货币统计口径是指一个国家用于衡量货币供应总量的方法。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货币统计口径的制定通常包括物质货币、存款和其它可信任的权利。货币统计口径对于经济的分析和政策的制定非常重要。 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与改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此期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定量指标管制转向价格指标管制。我国在这一阶段开始把重点转向价格波动,以维护价格和货币的相对稳定。那么,货币统计口径则需要从竞选目标转向与制定货币政策的目标相适应的目标。 二、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历史演变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历史演变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构成较为单一,货币统计口径的制定也相对较为简单。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统计口径开始发生变化。在1999年,我国开始使用M2作为主要货币统计口径。M2包括人民币广义货币M1和全部存款。 在2006年以后,我国货币的供应量指标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变和银行系统的改革,M2失去了其原有的参考价值。因此,人民银行开始使用新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流通货币M1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M1包括现金货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停止M2和M1货币供应量的增速目标,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目标方式。这一决策意味着,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三、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最新调整 在今年2月,我国央行宣布CPI、PPI和M2等数据的分析统计口径发生调整。具体来说,我国货币统计口径中的M2将不再纳入央行单独的调控目标,目标将主要集中在流通中的货币M1上。同时,央行将会减少对PPI的关注程度,并更多地关注市场利率,以影响市场的预期和短期的讨价还价能力。 此外,M2也不再纳入全国财政预算的统计指标。这意味着,在未来财政预算报告中,M2将可能不再占据重要位置。 这一最新的货币统计口径调整是什么意义?央行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这一调整意味着央行将更关注M1。这将促使央行更加侧重于影响市场的货币流动性,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其次,这一调整也意味着央行将关注市场利率和价格变化而不是指定的货币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央行对市场力量的尊重,使市场更加自由,并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实体经济的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是根据经济和金融发展发生的必然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货币统计口径从最初简单的形式转变为复杂的形式。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统计口径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演变。央行的最新货币统计口径调整标志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变,并更加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